計世資訊分析師徐國鴻認為,觀念只是一方面,而阻礙UC大規模推動的還有兩個技術難點: 一是標準問題,二是網絡安全問題。
雖然參與統一通信市場的廠商都將IP技術視為未來技術的主流,但作為“統一通信”的基礎設施,IP標準目前仍處于“分裂”狀態。市場上充斥著大量的不可兼容的專有代碼: 思科用的是Skinny,3Com公司用的是H3,敏迪網絡公司用的則是MiNet,而相對開放的SIP協議吸引的則是Avaya公司、互動智能公司、西門子通信公司等等。面對這種狀況,企業客戶擔心在解決了內部的通信問題之后,跟其他應用不同的“統一通信”解決方案的客戶或者伙伴之間的互聯互通會成為新的問題。用戶的擔心給UC市場發出了不利信號。
而終端協議的多樣化,也將牽引出終端版本的升級、維護等諸多問題。
不過,思科系統(中國)有限公司UC產品工程師楊振海認為,這樣的困擾現在應該不存在了。因為大部分廠商都已經支持SIP協議了,思科是第一個能在SIP上開發終端的廠商,已經實現Skinny與SIP的互操作,而且,微軟的服務器端與思科的用戶端也已經實現了互通。
他強調: “其實技術的發展都經過了這樣的歷程,在沒有找到共同標準協議的時候,各個廠商都會根據自己的技術儲備來開發相應的產品以及應用,當整個業界趨同于某些公共標準時,廠商出于保護用戶的投資,將會在兼容過去協議的同時,保證支持新的協議。”對于安全,他認為,安全技術與不安全因素本身就是一個動態相持的狀態。
另外,在網絡安全方面,盡管一個融合的企業網能讓企業的語音業務、數據業務甚至企業內部的ERP系統、CRM系統等應用起來更加有效率,但是,其中也埋藏了更大的安全隱患。有人就提出了這樣的疑問: “如果網絡是分離的,病毒或是黑客只能襲擊一部分系統,而如果將各種應用集成在一起,一旦被突破,受傷的將是全部系統。”如今,用戶對多網結合的安全問題還持懷疑態度,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UC的發展。
鏈接:未來UC五大趨勢
據國內權威研究機構計世資訊(CCW Research)分析師徐國鴻分析,由于當前統一通信市場是傳統電信、軟件和互聯網三大領域的融合,因此,沒有一家廠商能夠提供整個
統一通信產業鏈的全部產品或解決方案,各廠商之間必須要彼此合作才能實現,因此未來微軟的平臺產品也打算和思科實現互聯互通。正是因為各大廠商的密切合作,未來的統一通信產品和方案將更趨于標準化。
據計世資訊的分析預測,未來統一通信領域會呈現出五大發展趨勢。
1、軟件平臺化將成為一個趨勢
雖然統一通信平臺解決方案包含了傳統電信和軟件兩大類,以思科為代表的傳統電信廠商推出的平臺解決方案最初是從硬件設備發展而來的,但是從長遠的發展趨勢來看,思科也正在轉向軟件平臺,甚至其宣布了2008年將向軟件轉型,而其他軟件廠商更是直接搭建自己的軟件平臺,因此可以預見,未來在統一通信領域,軟件平臺化必然是一個最終發展趨勢。
2、與用戶業務的深度融合,才是吸引用戶的關鍵
統一通信解決方案要想得到用戶的認可,并被他們所采用,如果僅僅是對以往傳統辦公模式的改善,并沒有真正應用在用戶的核心業務系統中,給他們帶來業務流程的變革,并為他們帶來更大利潤的話,被用戶接受的程度將會很低。只有真正和用戶業務系統相結合,提高其效率才是被用戶廣泛采用的關鍵。
3、統一通信領域需要更廣泛的聯盟合作
統一通信作為傳統電信、軟件和互聯網三大領域的融合,整個生態系統由統一通信軟件提供商、相關硬件設備提供商、終端設備提供商、應用軟件提供商、電信運營商、網絡視頻會議公司、IT服務提供商、UC解決方案提供商,以及獨立軟件開發商和行業系統集成商、企業用戶等各類公司共同參與。從目前統一通信領域各家的聯盟情況來看,還是不夠的,未來必然會有更為廣泛的合作聯盟產生。
4、系統集成商和軟件開發商將在整個統一通信產業鏈上處于重要位置
統一通信解決方案要想被用戶廣泛采用,必然要與行業用戶的業務系統相融合,用戶所使用的ERP、CRM、SCM等系統,未來必然會融入統一通信的功能,因此,傳統的系統集成商和軟件開發商將是統一通信領域深入發展的關鍵環節,并將受到大家的追捧。
5、企業并購現象將更加明顯,未來將會出現幾家大的壟斷巨頭
隨著統一通信領域各廠商的不斷融合,彼此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未來這個領域必將形成幾大寡頭壟斷的趨勢,而那些小廠商將會失去生存空間。微軟、思科和IBM最有可能是最后的勝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