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系統映像的恢復方法
第l步,也是最要緊的就是找一個合適的IOS映像文件。有備份的話還好,若沒有就只好到Internet上搜搜了,下載時要注意和路由器的型號相配,大小不能超過Flash的容量,最好是更新一些的版本。這類文件的名字都很長,也有一定的含義,例如我們用的4.25MB的 c2600-c-mz.121—9.bin文件,表示這是一個適用于Cisco 2600系列、支持多種公共網絡協議、 IOS被壓縮存儲于Flash內、并在RAM中運行的文件版本號為12.1(9)的純二進制文件。詳細的命名約定讀者可以參考Cisco的官方網站。
第2步,找一臺裝有Windows或Linux操作系統的用于配置路由器的計算機,直接用交叉串口電纜連接到路由器的控制(Console)口上,通過超級終端(Hyper Terminal)新建一個連接,連接參數必須還原為默認值。即波特率9.6kbps,數據位8bits,無奇偶校驗,1個停止位,端口用com1或com2,視具體情況而定。這臺計算機如果不用以下第3步功能的話也可以不聯入網絡。
第3步,用第2步中的或再找一臺能夠運行tftp(小文件傳輸協議)守護進程的PC機作為向路由器閃存中寫入IOS文件的tftp Server。tftp Server作為一種協議管理軟件主要使用用戶數據報協議(UDP)實現計算機和路由器的數據交換,大多數Cisco的路由器都是靠它來完成這類數據的傳輸。
這些tftp軟件在網上很容易找到,運行前需要先安裝一下,并且要牢牢記住trip Server的安裝路徑,把第1步得到的映像文件復制到同一路徑下,這很重要,不然又會提示file not found。
第4步,保證第3步中的PC通過網卡、路由器通過以太網端口在同一個局域網段內都互聯互通(或者干脆用交叉雙絞線把二者直接連起來更好);設置好網卡的IP地址,例如10.10.10.1、子網掩碼255.255.255.0和網關10.10.10.222;運行tftp Server應用程序,通過程序選項指定tftp Server所在的根目錄位置,最好使用能顯示傳送數據的過程。
第5步,打開路由器電源,這時的提示符應該是rommon1>,表示處于ROM監控狀態(Rom Monitor),敲“?”可以顯示所有的調測命令。首先使用set命令,來看一看環境變量(monitor variable),接著就應該為路由器設置具體的參數值,需按如下格式一個一個地敲入,大小寫都行,“()”號后是注釋:
IP_ADDRESS=10.10.10.254 (路由器以太網端口的IP地址)
IP_SUBNET MASK=255.255.255.0 (子網掩碼,要注意應和運行tftp的PC在同一網段內)
TFTP_SERVER=10.10.10.1 (很清楚,也就是上面PC的IP地址)
DEFAULT_GATEWAY=10.10.10.222 (一定要和tftp Server上的網關一樣)
TFTP_FILE=c2600-c-mz.121-9.bin (是什么寫什么,別忘了帶擴展名bin!)
到此,準備工作就算結束,接著在rommon提示符下輸入tftpdnld,回車,敲“y”確認后開始裝載映像文件。此時超級終端上會顯示Loading from 10.10.10.1:!!!!一同時也會在tftp Server上顯示傳輸進度。如果不是太倒霉,傳送完畢并自動校驗(Verifying via checksum)無誤后,就OK了(不然就再試一次)。重啟后,路由器的各項功能應該都恢復正常了,即可以在用戶模式下用show flash命令檢驗一下有沒有剛才傳送過來的IOS映像文件。接下來,應立即進行備份工作!不僅僅是IOS,系統的開機配置文件如startup-config也不要落下(可以省卻好多手工輸入呢,也不怕僅僅是用戶配置文件的丟失而折騰半天了)。可以僅用簡單的命令如copy flash:tftp和copy startup-config tftp就能在運行tftp Server的計算機上保存路由器文件的備份,以備不時之需。 CABLETRON三層交換機的英文名是Smart Switch Router(以下簡稱SSR),相對于路由器而言它有自己的優點:價格便宜,功能強大,模塊化結構,端口增加方便。雖說是三層交換機,但主要還是利用它的第三層的路由功能。很多教育網用戶都使用這種交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