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VoIP業務模式
?
目前國際上對于VoIP尚無統一的定義,國內經常使用的關于VoIP包括“VoIP”、“IP電話”、“網絡電話”、“寬帶電話”等業務模式。
(1)VoIP
在2001年3月ITU舉辦的世界電信政策論壇(WTPF)上,“VoIP”被定義為在全部或部分基于以IP協議為基礎的分組交換網絡上傳送融合語音、傳真和相關業務的業務。因此,除了語音業務,VoIP也可能包括其他形式的通信如文本、數據和多媒體。
(2)IP電話
IP電話業務是明確列入《電信業務分類目錄》第一類基礎電信業務的服務形式。IP電話業務在此特指由電話網絡和IP網絡共同提供的Phone-Phone以及PC-Phone的電話業務,其業務范圍包括國內長途IP電話業務和國際長途IP電話業務。IP電話業務在整個信息傳遞過程中,中間傳輸段采用IP包方式。IP電話業務包括以下主要業務類型: 端到端的雙向話音業務;端到端的傳真業務和中、低速數據業務;與智能網共同提供的國內和國際長途智能網業務。
IP電話業務的運營商必須自己組建IP電話業務網絡,無國際或國內通信設施服務業務經營權的運營商不得建設國際或國內傳輸設施,必須租用有相應經營權運營商的國際或國內傳輸設施。所提供的IP電話業務類型可以是部分或全部。提供國際IP長途電話業務,必須經過國家批準設立的國際通信出入口。提供一次IP電話業務經過的網絡,可以是同一個運營者的網絡,也可以由不同運營者的網絡共同完成。
(3)網絡電話
網絡電話是通過公眾互聯網傳送語音的一種特殊的IP電話,主要由一些VoIP軟件或者VoIP提供商提供。
(4)寬帶電話
寬帶電話,即“VoBB”(Voice Over Broadband),是基于VoIP技術,采用IP終端,在寬帶網絡上傳送的語音業務,其提供者可以是運營商、ISP、寬帶接入提供商或者用戶利用VoIP軟件自主實現。
2.市場前景與發展趨勢
我國VoIP市場的發展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2000年開始到2004年以電信運營商為主導的階段。1999年前后,中國電信拆分,國內運營商規定VoIP系統,這時候它的優勢是上游的真正的體系,傳統的運營商做VoIP服務是不得已而為之,它的本質是長途資費的下調。由電信運營商主導的VoIP系統采用了ITU-T指定的H。323協議,H。323協議被普遍認為是目前在分組網上支持語音、圖像和數據業務最成熟的協議。電信運營商的IP電話業務在2000年4月正式開通。
到了2004年,VoIP再次成為焦點,VoIP的發展進入了第二個階段。2004 年skype 與TOM 合作進入中國市場推出VoIP電話服務,引起了即時通訊市場的很大反響,騰訊QQ、MSN、新浪UC 和網易泡泡等紛紛加強了在語音功能的研發,推出了較強語音功能VoIP的軟件版本。
VoIP的再次興起與第一次有很大的區別。根本原因是以互聯網為主導的SIP協議的興起。SIP協議已經非常成熟,它比較簡單,更易于實現擺脫了電信系統的復雜性,更趨于計算機化。除此之外,還有其他一些因素,包括資費低廉、VoIP硬件成本不斷降低、寬帶市場普及率的提高、企業信息化的需求等。
VoIP發展到目前,幾乎所有的網民都使用及時通軟件,他們易于接受VoIP電話。據分析,未來兩年中國VoIP市場將持續增長(如圖1所示),尤其是管制政策明朗之后,VoIP市場增長速度將擴大。

圖1 VoIP市場發展概況
到2006年,中國IP電話的市場已經到達了1922億分鐘,市場的發展可謂如火如荼。龐大的市場吸引了國內很多公司的參與, VoIP市場也變得越來越激烈。VoIP市場主要呈現以下的發展趨勢:
(1)隨著第三代移動通信網絡的部署和寬帶網絡用戶數量的不斷擴大,VoIP市場正在呈現一種區域多媒體化的趨向,VoIP不再僅僅提供語音一種業務,數據、視頻等內容將會隨著網絡的融合而加入進來。由此將引起VoIP產品競爭手段的變化,從簡單的價格競爭轉變到以業務競爭為主。
(2)行業用戶將是VoIP市場的重點用戶群體。在行業企業通信方面,VoIP已經應用的很多。原來企業都是用PBX做交換機,現在大部分都在用VoIP,而且不是本地的,是一個全局性的VoIP。VoIP低廉乃至免費的價格對于企業信息主管人員具有莫大的吸引力。
(3)VoIP的種類從單一到多種。VoIP原來只是提供電話到電話的業務,到目前為止雖然這種業務模式仍然占據了絕大部分,但是電話到PC,PC到電話,PC到PC等其他三種方式也在快速發展。這四種方式的綜合運用將給予VoIP產品供應商和市場運營商更大的作為空間。
(4)PC和無線的融合。這也是一個綜合的技術和業務趨勢,WINMAX、Wi-Fi等無線技術正在從數據業務領域侵入到語音業務領域,并將產生一系列嶄新的技術與應用模式,從而對第三代移動通信市場的發展帶來嚴重的沖擊。
3.VoIP產業鏈
如圖2所示,VoIP產業價值鏈的各個環節包括軟件供應商、設備制造商、系統集成商、服務提供商及終端用戶。

圖2 VoIP市場發展概況
(1)軟件供應商
VoIP軟件商主要可以分為兩大類,一是為產業鏈上其他環節提供軟件,,而這些軟件除自己開發外,就是外包給軟件供應商,這一類軟件商的角色是服務于其他環節,而沒有和用戶直接接觸和直接運營。第二類軟件商就是獨立開發VoIP軟件,提供話音服務,這種軟件已即時通訊為主,可提供PC-PC、PC-Phone的服務,比較著名的有Skype公司,Skype軟件除提供常規的文本的即時通訊外,更主要的是提供語音通訊,而且以話音質量清晰著名。
(2)設備制造商
VoIP設備制造商主要分成兩類,一類是傳統IP 網絡設備制造商如Cisco、Avaya、3COM 等在VoIP市場紛紛推出其產品。這些廠商在傳統電信設備市場擁有較大市場空間,目前這些廠商大都提供電信級軟交換解決方案及企業級用戶的VoIP服務系統。二是新興VoIP設備制造商,目前大量來自中國臺灣及日本新興的IT 企業進入了VoIP設備制造商的行列,蠶食著傳統的大型電信設備制造商尚無暇顧及的國內中小型企業用戶市場。
(3)VoIP服務提供商
VoIP服務提供商主要分為傳統電信運營商及新興IP電話服務商。傳統電信運營商主要有中國電信、中國網通、中國移動、中國鐵通,它們到目前為止都已經擁有比較完整的業務類型,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基于VoIP的多媒體業務。而新興IP電話服務商通過與電信運營商合作,不僅成功解決了VoIP與傳統電信網絡的互聯互通問題,而且一旦能夠建立起自身的用戶體系與收費渠道,它們利用互聯網的開放性,迅速轉化為國際虛擬運營商(VNO)。
(4)終端用戶
它包括個人用戶和企業用戶。其中,個人用戶個人用戶選擇VoIP主要出于節省話費的考慮,典型代表是對長話需求量比較大的學生和家庭等。個人用戶通過在家里安裝軟件電話或USB話機,以及話吧通話的方式實現VoIP通話。
而企業用戶明顯分為兩種,一種是中小型企業用戶,另一種是大型/跨國企業用戶。中小企業引入VoIP方式多樣,既有企業專網,也有利用公網實現的VoIP內部通信。在選擇VoIP的考慮中,企業用戶除了要求降低話費以外,還有對建立數據傳輸、實現視頻通話等高級業務的需求。
4.VoIP運營模式
VoIP市場上也有各種潛在的IP話音業務、技術和商用模型,根據運營主體、服務對象等的不同,主要可以分為5種IP 電話運營模式:運營商模式,獨立的Internet 接入(如Vonage)模式,寬帶接入提供商(如Yahoo!BB)模式,用戶自助(DIY)模式,以及基于商用LAN/WAN的公司內部應用模式。
(1)運營商模式
目前,很多傳統電信運營商利用VoIP 技術提供IP 電話業務。運營商模式中的運營商既包括傳統的本地電話公司,也包括長途電話公司,以及經營電話業務的有線電視提供商。運營商經營IP 電話業務的優勢在于有自己的網絡基礎設施和用戶基礎,有自己的品牌,并能連接傳統電話網絡。
(2)獨立的Internet接入模式
這種模式中,用戶與獨立的Internet業務提供商(ISP)簽署商用協議,利用提供商的網關與PSTN相連。用戶利用自己已有的IP 連接和獨立ISP提供的、具有IP 電話功能的設備,如配有模數轉換接入的傳統話機、安裝電話軟件的PC,建立與其他IP 電話用戶或PSTN 的呼叫。這些提供商包括Vonage、Packet8和Net2Phone,在美國已擁有數十萬用戶。
(3)寬帶接入提供商模式
在這一模式中,用戶與IP 電話提供商(為用戶提供Internet接入和寬帶接入業務) 簽訂商用協議,提供商利用網關與PSTN相連,控制端到端的網絡,因此可以提供有服務質量保證的IP 電話業務。
(4)用戶自助模式
在DIY IP 電話業務模式中,沒有業務提供商,用戶自己利用一個IP 連接和具有IP 電話功能的設備(如用戶PC 上的軟件電話),就可以基于Internet與使用相同設備的用戶建立免費的通話(如果用戶的Internet 接入費率是包月制的話)。有電話呼入時,要求PC 是開機的且與Internet 連接,并有相應的應用軟件。
(5)基于商用LAN/WAN 的公司內部應用模式
如果使用集中用戶小型交換機(Centrex 或 PBX),則視為公司內部使用的IP 電話模式。在這種情況下,商業用戶使用IP PBX提供基于LAN和WAN 的內部IP 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