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下了個鴿子來研究下注冊成系統服務的方法(我不用鴿子),發現它是用rundll32導入一個inf來實現的,這個應該是加了注冊表鎖(禁用reg腳本,禁用regedit)都有效的吧? 例子如下: 增加一個服務: [Version] Signature=$WINDOWS NT$ [DefaultInstall.Services] AddService=inetsvr,,My_AddService_Name [My_AddService_Name] DisplayName=Windows Internet Service Description=提供對 Internet 信息服務管理的支持。 ServiceType=0x10 StartType=2 ErrorControl=0 ServiceBinary=%11%inetsvr.exe 保存為inetsvr.inf,然后: rundll32.exe setupapi,InstallHinfSection DefaultInstall 128 c:pathinetsvr.inf 這個例子增加一個名為inetsvr的服務(是不是很像系統自帶的服務,呵呵)。
幾點說明: 1,最后四項分別是 服務類型:0x10為獨立進程服務,0x20為共享進程服務(比如svchost); 啟動類型:0 系統引導時加載,1 OS初始化時加載,2 由SCM(服務控制管理器)自動啟動,3 手動啟動,4 禁用。 (注意,0和1只能用于驅動程序)
錯誤控制:0 忽略,1 繼續并警告,2 切換到LastKnownGood的設置,3 藍屏。 服務程序位置:%11%表示system32目錄,%10%表示系統目錄(WINNT或Windows),%12%為驅動目錄system32drivers。其他取值參見DDK。你也可以不用變量,直接使用全路徑。 這四項是必須要有的。 2,除例子中的六個項目,還有LoadOrderGroup、Dependencies等。不常用所以不介紹了。 3,inetsvr后面有兩個逗號,因為中間省略了一個不常用的參數flags。 刪除一個服務: [Version] Signature=$WINDOWS NT$ [DefaultInstall.Services] DelService=inetsvr 很簡單,不是嗎? 當然,你也可以通過導入注冊表達到目的。
但inf自有其優勢。 1,導出一個系統自帶服務的注冊表項,你會發現其執行路徑是這樣的: ImagePath=hex(2):25,00,53,00,79,00,73,00,74,00,65,00,6d,00,52,00,6f,00,6f,00, 74,00,25,00,5c,00,73,00,79,00,73,00,74,00,65,00,6d,00,33,00,32,00,5c,00,74, 00,6c,00,6e,00,74,00,73,00,76,00,72,00,2e,00,65,00,78,00,65,00,00,00 可讀性太差。其實它就是%SystemRoot%system32 lntsvr.exe,但數據類型是REG_EXPAND_SZ。當手動導入注冊表以增加服務時,這樣定義ImagePath顯然很不方便。而使用inf文件就完全沒有這個問題,ServiceBinary(即ImagePath)自動成為REG_EXPAND_SZ。 2,最關鍵的是,和用SC等工具一樣,inf文件的效果是即時起效的,而導入reg后必須重啟才有效。 3,inf文件會自動為服務的注冊表項添加一個Security子鍵,使它看起來更像系統自帶的服務。
另外,AddService和DelService以及AddReg、DelReg可以同時且重復使用。即可以同時增加和刪除多個服務和注冊表項。 我就是這樣手工把黑洞注冊成服務了,呵呵。 安靜的補充: 不錯... 我是用把黑洞感染進別的服務文件以達到以服務方式啟動的.... 特點是隱蔽性好!~..還有點自我保護功能呵呵..就算他刪了.重新啟動又會再生成 由于是感染進去的所以不會影響原文件:) (e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