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的服務器數量越來越多,并且還在快速增加,高耗電量的數據中心開始受到“環保”的質疑:如果一個超級計算中心一天消耗的電力費用多達數千元甚至上萬元,用戶是否被迫考慮更換節能的方案?或者干脆關閉不用?
降低能耗只是綠色科技追求的一個解決方案,虛擬化想要做的,是提升服務器的效率,減少服務器數量,從而從能耗、投資、到占地面積等等方面來促成“綠色科技”這場運動的勝利。
VMware是所有虛擬化技術供應商中最先脫穎而出的那一個。
4月,CNET網在北京采訪了VMware首席科學家及共同創始人Mendel Rosenblum,他談到了虛擬化的歷史和現在,并且從科學家的角度,評價了VMware如何應對競爭。
科技股神話
2007年8月,VMware登陸紐約證券交易所,每股售價29美元,首日收盤價飆漲至51美元,在14日道瓊斯指數下跌200多點的情況下,逆市上漲76%,創下2004年谷歌上市以后的又一個科技股神話。
在存儲巨頭EMC公司的發展歷程中,VMware算得上最成功的并購。EMC于2004年1月以6.02億美元收購了VMware,持有VMware 87%的股份。VMware股價的上漲使EMC獲利匪淺。根據最近一項季度報告,VMware 2008年第一季度便為EMC貢獻了4.38億美元收入,同比增長約71%。而EMC該季總收入為34.7億美元,同比增長17%。
現在,VMware已經成為從桌面到數據中心的虛擬化解決方案的領導者,2007年,VMware收入達到13.2億美元,擁有10萬多用戶、近14000家合作伙伴,成為增長最快的上市軟件公司之一。
VMware開了一個好頭,虛擬軟件市場中占據了絕大多數份額,但問題是:作為一個領導廠商,如何在做大整個產業的過程中持續保有絕對優勢?
Mendel Rosenblum對ZDNet China說:“一個市場如果發展很快,有它的好處,但也有它的弊端,弊端就在于抄襲你的東西的人越來越多了,你不可能完全一個人來主導市場,也很難正確地引領市場的發展。”
“對VMware來說,只有更好地把握市場發展的趨勢,把虛擬技術運用到數據中心,并且盡快加強我們的執行能力,使我們的一些設想,能夠盡快地被執行,以保證競爭中的領先位置,也包括更好地教育客戶,使他們認識到部署虛擬化對他們的好處。”
總體概括來講,“VMware的戰略就是利用研發和工程師團隊的能力繼續技術優勢,以鞏固在市場競爭中的整體領先優勢。”
挑戰傳統軟件許可制度?
傳統企業軟件許可授權方式大多數是根據服務器來授權或者CPU來授權,比如,每臺服務器購買一個許可證,或者一個CPU購買一個許可證。但是,虛擬技術卻可能使一臺服務器虛擬出多個軟件系統,用戶是應該為每個虛擬軟件系統繼續購買許可證呢,還是每臺服務器繼續購買一個許可證?這是用戶和傳統軟件廠商在不斷爭議的問題之一。
對此,Mendel認為,軟件廠商的許可證模式在未來也需要謀求變化。舉例來說,“虛擬機的運營和物理機器非常相像。如果一個物理機器需要一個許可證的話,一個虛擬機也是需要一個許可證的,從這個角度來講,對目前的軟件廠商沒有什么影響,但未來,ISV如果使用虛擬機分銷軟件的話,當前的許可證模式可能就需要變化,即不再是基于機器的臺數,而是一種基于使用量的模式。”
受虛擬化技術影響的軟件廠商之一是微軟。許可證制度是微軟軟件最典型的收費模式,微軟在分銷Windows Server 2003的時候,計費方法之一就是按照服務器臺數來收取。微軟在最新推出的Windows Server 2008中集成了虛擬化功能——Hyper-v。
微軟公司負責虛擬化的高級總監Zane Adam在接受CNET網采訪時表示:“微軟的客戶買Hyper-V有兩種方法,一種是作為獨立產品單獨購買,每個拷貝28美元;也可購買Windows Server 2008,Hyper-V是內嵌其中的。”
Mendel則說:“微軟的方法就是捆綁。”
Mendel表示:“幾年前微軟收購了一家虛擬化技術公司,我們的競爭就開始了,但不管怎么說,微軟始終沒能超過我們,最近它發布了一個新產品叫Hyper-V,看到起來是比它以前的產品好多了,但跟VMware的技術還是沒法比的。VMware是專門專注于虛擬化解決方案的,而微軟呢,除了虛擬化之外,還有很多要操心的業務和要操心的事,分散他注意力的事情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