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處理器,無論是移動嵌入產品還是企業級架構產品,在x86架構和ARM架構為人所熟知的今天,特別是由于英特爾在x86領域的領先,PowerPC架構在PC端似乎已成過去。然而以Power架構為基礎的產品仍占據著44億美元的32/64位微處理器市場,并且在32位MPU全球市場份額占據第一,64位CPU市場份額第二。盡管如此,在競爭愈加激烈的市場下,Power架構未來應該如何發展?
Power架構產品創新保持“容顏”
提及Power架構上的新進展。2012年4月,IBM推出了兩個新的PowerLinux硬件,一個是應對新的PureFlex聚合基礎架構產品,即FlexSystem p24L,另一個是PowerLinux 7R2 Express服務器。
IBM Power技術路線圖
筆者認為,對于Power架構的技術優勢而言,來自Power.org組織在技術方面的不斷投入密不可分。特別是IBM基于Power架構技術的服務器,無論是微型高密度服務器還是大型企業級服務器都是市場的主流。
除了高端企業級市場,基于Power PC運行Android/Linux操作系統的SoC開發平臺,通過全面合作在PowerPC 460平臺上成功將Android 2.3操作系統移植到嵌入式處理器,如今Android系統在多個基于Power架構的平臺上運行,為開發者提供支持的開源代碼。
Power技術授權重視本土化創新
正如之前提到的Power.org組織,隨著半導體技術的復雜度呈指數級遞增,ODM和OEM面臨著越來越多的設計挑戰。Power架構如何快速響應市場變化,圍繞Power 架構技術建立一個強大、開放的技術生態系統,特別是在中國本土市場如何開創共同發展的生態系統是關鍵。
Power的合作伙伴現已遍布全球并且還在不斷增加。通過Power技術使用其架構的微控制器件的應用領域涉及廣泛,從超級計算機到微服務器及大型服務器、甚至高性能計算、航天及火星探測。
從IDC預測數據,到2015年全世界將有高達20億在線用戶,與今天相比至少增長75倍數據中心流量和多余10倍的服務器。
從數據分析上不難看出,對于IBM Power架構來看,全球數據中心市場的實質性增長將對創新的要求逐漸增加。初創公司Servergy近日推出基于Power架構的微型服務器就從側面證實全球數據中心極大地降低能耗、冷卻和空間成本的需求。
此外,不僅在產品端推廣,IBM還宣布了一項擴展Power Architecture技術授權的計劃,即開發商可通過一項授權使用整個Power內核系列,通過獲得“許可”在5年內無限次使用Power 470,Power 460和Power 405內核。同時,IBM宣布了一項針對Power405內核的無障礙授權,該授權降低了標準使用費。
Power技術授權重視本土化創新
隨著中國本土市場的經濟高速發展帶動各個行業的發展,Power.org技術生態系統在中國發展有著明顯的優勢。針對中國本土市場,IBM與蘇州國芯科技簽訂了一項VAR協議,用于拓展Power Architecture在中國的推廣渠道。
同時,重視本土創新的體現,并希望中國企業降低對國外進口IC產品的依賴。另外從業務模式來看, Power.org將進入門檻降低,即降低授權費用,使企業可以將節省出來的費用用于創新,并推動Power架構生態系統的發展,未來Power架構將走向何方,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