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在线你懂的-成人在线免费小视频-成人在线免费网站-成人在线免费视频观看-日韩精品国产一区二区-日韩精品国产一区

掃一掃
關注微信公眾號

安全教程:網絡釣魚完全解讀
2008-04-20   

老謀深算的電子郵件騙局,成為互聯網世界潛伏的災難。

“‘網絡釣魚( Phishing)’作為一種網絡詐騙手段,算不上新鮮事物,而且沒有太多技術含量,主要是利用人們的心理來實現詐騙”,一位國內的安全技術人員評論說。

盡管在安全技術人員眼里“網絡釣魚”只是小菜一碟,但它在過去一年中非常猖獗—Gartner公司最近一項調查表明,約5700萬名美國消費者收到過此類仿冒的電子郵件,有高達5%的人都會對這些騙局作出響應。由于”網絡釣魚”技術不斷升級,Gartner公司預測,這種詐騙會快速蔓延到通過電子郵件與客戶通信的所有商業(yè)領域,任何擁有在線業(yè)務的公司都將成為潛在的受害者。

7月20日的一則消息“一惡意網站偽裝成聯想主頁,散布‘聯想集團和騰訊公司聯合贈送QQ幣’的虛假消息,誘使眾多用戶訪問該網站時造成感染”,讓國人警醒:小心被“釣”,“魚鉤”就在我們眼前晃動。

認識篇

手段:威逼利誘

“網絡釣魚”利用欺騙性的電子郵件和偽造的Web站點來進行詐騙活動,受騙者往往會泄露自己的財務數據,如信用卡號、賬戶用戶名、口令和社保編號等內容。

“網絡釣魚”的主要伎倆在于仿冒某些公司的網站或電子郵件,然后對其中的程序代碼動手腳,如果使用者信以為真地按其鏈接和要求填入個人重要資料,資料將被傳送到詐騙者手中。

趨勢科技“PhishTrap(反網絡釣魚陷阱)”成員 Richard_Cheng 解釋說:“當這些網絡詐騙者將餌 (電子郵件) 撒到互聯網之后,就靜待受騙者上鉤。”根據Gartner的統(tǒng)計,由于詐騙者通常會將自己偽裝成知名銀行、在線零售商和信用卡公司等可信的品牌,所以在所有接觸詐騙信息的用戶中,有高達5%的人都會對這些騙局作出響應。

詐騙者通常采用“威逼利誘”手段制造出各種名目的“主題”。比如最早引起廣泛關注的“網絡釣魚”事件,是去年11月出現的Mimail.J病毒,偽裝成由Paypal網站寄出的信息,表示收件者的賬戶將在5個工作日后失效,要求用戶更新個人信息,才能重新啟動賬戶。再比如7月20日,一惡意網站(www.1enovo.com)偽裝成聯想主頁(www.lenovo.com),前者將數字1取代英文字母L,利用多種IE漏洞種植木馬病毒,并散布“聯想集團和騰訊公司聯合贈送QQ幣”的虛假消息,誘使更多用戶訪問該網站時造成感染。

現狀:上鉤者眾

最近一年以來,“網絡釣魚”在美、英等國家變得非常猖獗,數量急劇攀升。據Gartner公司最近的一項調查表明,有5700萬美國消費者收到過此類仿冒的電子郵件,由此引起的ID欺詐盜竊給美國銀行與信用卡公司的用戶造成的直接損失在去年達到了12億美元。

垃圾郵件過濾公司Brightmail的數據表明,過去9個月中,全球Phishing郵件總量增長迅猛,于今年4月達到31億封。據英國安全機構MI2G報告,去年,有250多起針對主要銀行、信用卡公司、電子商務站點以及政府機構的“網絡釣魚”攻擊。

根據反網絡釣魚組織 APWG(Anti-Phishing Working Group)最新統(tǒng)計指出,約有70.8%的網絡欺詐是針對金融機構而來,而最常被仿冒的前三家公司為:Citibank(花旗銀行)、eBay和Paypal。

后果:誠信危機

Gartner公司高級副總裁和研究董事Litan說:“金融機構、互聯網服務提供商和其他服務商必須嚴肅地解決‘網絡釣魚’問題,如果不能極大地減少這種誘餌攻擊,那么消費者對在線交易的信任感將會逐漸被侵蝕,最終所有網絡交易的參加者都會受到傷害。”

APWG主席David Jevans表示:“這些攻擊正在破壞整個電子商務系統(tǒng)—我們經營方式的信用。”的確,eBay和其他幾十家已遭“網絡釣魚”多次攻擊的公司擔心:它不僅損害了業(yè)務,而且對客戶、對電子商務的信心提出了極大挑戰(zhàn)。

“網絡釣魚”已經開始顯現出其巨大的破壞力。根據Pew Internet Life的調查,消費者對電子郵件的信心已經降到了有史以來的最低點。Cyota最近針對在線銀行賬戶持有者的一項調查表明,74%的被調查者表示,由于此項威脅,自己不太可能對來自銀行的電子郵件做出回復,而且進行在線購物的可能性降低了。這意味著,一些合法商業(yè)機構如果無法阻止其品牌被欺騙活動繼續(xù)利用,其在線渠道將可能部分或者徹底失去。

當然受損的還有商業(yè)機構的品牌。MI2G執(zhí)行總裁DK Matai指出:“雖然在很多情況下,品牌所有者并沒有錯,但這些在線品牌應當具備足夠的能力,并用更多的心思來防止消費者犯錯誤。” APWG旗下一個企業(yè)成員因“網絡釣魚”遭到客戶起訴,理由是沒有履行相應責任。

除了信任,“網絡釣魚”也會給企業(yè)和個人帶來一些更直接的損失。如果詐騙者釣到用戶的信用卡賬戶信息,無論對于持卡者還是銷售商都面臨著風險。另外,為每個用戶發(fā)行新的信用卡、賬號和密碼大約需要50多美元,如果是大量客戶被釣,成本也是非常驚人的。

警惕:真?zhèn)坞y辨

這些欺騙性的電子郵件和Web站點,正看起來越來越“完美”,也越來越“可信”。

信息加密公司PostX首席技術官Cayce Ullman說:“我們遇到一個利用eBay品牌進行詐騙的‘網絡釣魚’者,我用了整整25分鐘才確定他是真正的騙子。連我們也很難分清真假,那我們的消費者又如何來區(qū)分呢?”其中最令安全專家憂心的是,“網絡釣魚”者使用 Javascript 將瀏覽器網址所顯示的地址換掉,讓呈現出來的網址與假冒公司的官方網址完全相同。

綠盟科技專業(yè)服務部總監(jiān)王紅陽說:“瀏覽器自身的脆弱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迷惑性。”他建議,用戶可以使用其他的瀏覽器來降低風險。

趨勢科技中國區(qū)技術顧問齊軍的建議:如果是這種情況就一定要用反網絡釣魚(anti-phishing)工具來防范,因為眼睛看到的是正確網址,但工具看到的才是真正機器碼。他提供一個“一勞永逸的方法”,就是永遠不要從電子郵件的鏈接直接連出去。

令普通用戶頭疼的是,“網絡釣魚”要達到廣泛詐騙的目的,通常都伴隨著病毒和木馬,或者說病毒郵件、木馬也經常包含“網絡釣魚”的內容。

中國:一步之遙

值得慶幸的是,中國遭遇的“網絡釣魚”攻擊比較少,安全專家將主要原因歸結為:“網絡釣魚”主要攻擊的是網上銀行和電子商務,而國內的網上銀行與電子商務應用還不普及。

江民研發(fā)部總經理何公道還談到另外一方面原因:國內金融機構的防范工作比較到位,加上國家對金融犯罪的懲罰嚴厲,所以“網絡釣魚”目前威脅還不是很大。對比之下,他認為當前“網絡釣魚”對于虛擬財富的威脅程度是比較高的,比如QQ號碼、網游賬號及裝備等。

但是一些“網絡釣魚”案例已開始見諸報端:今年5月26日哈爾濱市某婦幼保健院麻醉醫(yī)生付志受審,其利用類似“網銀大盜”木馬病毒在網上傳播、盜取了各類密碼達7000多個,并已經成功盜取12000元; 6月,中國臺灣破獲一起網絡銀行入侵案,總計20萬名客戶資料外泄;中國香港金融管理局公布一“李鬼”銀行網站,其與港基國際銀行有限公司的正式網站非常相似; 7月20日,江民快速反病毒中心接到舉報,發(fā)現一個惡意網站偽裝成聯想官方網站隱藏病毒,伺機竊取用戶傳奇游戲賬號。

所以我們在慶幸之余,不能僥幸:互聯網無國界,“網絡釣魚”的危機其實一直潛伏在我們身邊。

    應對篇

    步驟1:教育

    在美國《網絡世界》所做的采訪中,任何一家大型在線企業(yè)都將“對用戶進行適當教育”放在應對“網絡釣魚”舉措之首?;ㄆ煦y行在主頁的底部設有一個明顯鏈接,以提醒用戶注意有關電子郵件詐騙的問題。

    何公道說:“網絡釣魚”也是“愿者上鉤”,之所以不斷發(fā)生,就是人們防范觀念淡薄。如果大家的安全意識永遠只停留在現在的話,那么“網絡釣魚”事件一定會越來越多。王紅陽說:用戶安全意識的提高能降低“網絡釣魚”的風險,嚴格執(zhí)行的安全策略、良好的安全習慣、安全技術的提高,可以大幅度減少“網絡釣魚”成功的幾率。

    但是記者在完成這篇稿子之前,瀏覽了不少國內商業(yè)網站,并沒有發(fā)現關于“網絡釣魚”甚至是關于安全方面的顯著提示,當然也沒有看到一些驗證手段。

    在美國和英國已經開始出現專門反網絡釣魚的組織,比如去年11月成立的APWG和今年6月成立的“Trusted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s Forum(TECF)”,它們致力于教育用戶的目的是終止——至少是降低“網絡釣魚”的攻擊。

    步驟2:驗證

    除了教育外,在線品牌還應當通過簡單、易用的方式對合法的電子郵件進行驗證。常被人冒充的eBay發(fā)出警告稱,即使發(fā)信人寫的是“support@ebay.com”和“billing@ebay.com”等內容,也不見得就是來自eBay的郵件。

    因為“網絡釣魚”也是一種垃圾郵件,所以人們可以運用相同的垃圾郵件處理工具對網頁和電子郵件進行過濾。趨勢科技將推出IWSS 2.0,包含名為PhishTrap的反釣魚技術,利用詐編網站特征數據庫來過濾電子郵件。

    此外,銀行在發(fā)出的電子郵件里啟用了數位電子簽名,現在技術的發(fā)展,讓“驗明正身”更加簡單,一旦網絡釣魚者試圖偽造一個數字簽名,收件人就會收到一條警告信息。當然,用戶必須學會識別電子簽名。

    遠期的全球驗證項目包括發(fā)送者策略框架(Sender Policy Framework)、Yahoo DomainKeys建議和微軟的Caller-ID。但是,這些方法要想完善起來尚需時日,而且需要得到在線企業(yè)的100%完全認同。

    步驟3:確認

    Web站點也需要利用某些確認機制來證明自己的合法性。因此,專業(yè)身份確認企業(yè)CoreStreet最近在其Web站點上貼出一種被稱為Spoofstick的免費瀏覽器助手。當用戶在合法的站點,如http://signin.ebay.com/aw-cgi/ ...時,請注意在URL框的下方會出現一個明顯的注釋,并顯示“You're on ebay.com。”如果用戶被騙到了一個偽造的站點,如http://signin.ebay.com@10.19.32.4,該注釋便會顯示“You're on 10.19.32.4。”

    eBay已經為它的工具欄添加了一項新的服務,稱為賬戶保鏢。這項服務可以告訴用戶是否處于eBay和PayPal的合法站點上。如果當用戶將eBay的口令輸入到未經確認的網站上時,eBay還會進一步向用戶發(fā)出警告信。

    步驟4:阻斷

    有些ISP還可以阻止用戶被引導到名聲不好的Web站點上。例如,當AOL的客戶報告自己收到了垃圾郵件,那么包含在這封垃圾郵件中的鏈接都將被添加到一個受阻站點列表中。當用戶點擊這些鏈接,它們顯示出的都是錯誤頁面。但這一技術也有可能阻斷那些提供真正商業(yè)服務的合法鏈接。

    美國EarthLink于4月19日推出了具有防止“網絡釣魚”功能的工具條,當用戶試圖訪問確認的詐騙網站,該工具條將會發(fā)出警告,并且將用戶重定向到EarthLink公司的WWW網頁。而以防堵網站存取起家的Websense,也將“網絡釣魚”或惡意網站列入防堵項目之一。

    步驟5:監(jiān)視

    EarthLink還使用一種服務。當有人注冊與自己公司類似的品牌時,該服務便會發(fā)出警告。目的是確認該網站是否會通過‘網絡釣魚’的方式冒充EarthLink。”

    美國萬事達國際信用卡公司和NameProtect公司6月21日宣布為打擊“網絡釣魚”建立合作關系,利用NameProtect實時檢測網上犯罪的技術,監(jiān)視域名、Web網頁、公告板以及垃圾郵件等。監(jiān)視可以使受害者的數量大幅度減少。



    什么是網絡釣魚?

網絡釣魚(Phishing)一詞,是“Fishing”和“Phone”的綜合體,由于黑客始祖起初是以電話作案,所以用“Ph”來取代“F”,創(chuàng)造了”Phishing”。

“網絡釣魚”攻擊利用欺騙性的電子郵件和偽造的Web站點來進行詐騙活動,受騙者往往會泄露自己的財務數據,如信用卡號、賬戶用戶名、口令和社保編號等內容。詐騙者通常會將自己偽裝成知名銀行、在線零售商和信用卡公司等可信的品牌,在所有接觸詐騙信息的用戶中,有高達5%的人都會對這些騙局做出響應。

在美國和英國已經開始出現專門反網絡釣魚的組織,越來越多在線企業(yè)、技術公司、安全機構加入到反“網絡釣魚”組織的行列,比如微軟、戴爾都宣布設立專案分析師或推出用戶教育計劃,微軟還捐出4.6萬美元的軟件,協(xié)助防治“網絡釣魚”。

用戶自衛(wèi)指南

一、普通消費者:

安全專家提示:最好的自我保護方式是不需要多少技術的。

1. 對要求重新輸入賬號信息,否則將停掉信用卡賬號之類的郵件不予理睬。

2. 更重要的是,不要回復或者點擊郵件的鏈接——如果你想核實電子郵件的信息,使用電話,而非鼠標;若想訪問某個公司的網站,使用瀏覽器直接訪問,而非點擊郵件中的鏈接。

3. 留意網址——多數合法網站的網址相對較短,通常以.com或者.gov結尾,仿冒網站的地址通常較長,只是在其中包括合法的企業(yè)名字(甚至根本不包含)。

4. 避免開啟來路不明的電子郵件及文件,安裝殺毒軟件并及時升級病毒知識庫和操作系統(tǒng)補丁,將敏感信息輸入隱私保護,打開個人防火墻。

5. 使用網絡銀行時,選擇使用網絡憑證及約定賬戶方式進行轉賬交易,不要在網吧、公用計算機上和不明的地下網站做在線交易或轉賬。

6. 大部分的“網絡釣魚”信件是使用英文,除非你在國外申請該服務,不然應該都收到中文信件。

7. 將可疑軟件轉發(fā)給網絡安全機構。

最后提醒一句,不幸中招者最好盡快更換密碼和取消信用卡。

二、商業(yè)機構

1. 為避免被“網絡釣魚”冒名,最重要的是加大制作網站的難度。具體辦法包括:“不使用彈出式廣告”、“不隱藏地址欄”、“不使用框架”等。這種防范是必不可少的,因為一旦網站名稱被“網絡釣魚”者利用的話,企業(yè)也會被卷進去,所以應該在泛濫前做好準備。

2. 加強用戶驗證手段,提高用戶安全意識。

3. 及時處理用戶反饋,積極打擊假冒網站和其他相關的違法行為。客戶中心對類似“為什么每次登陸都得輸入兩次賬號和密碼?”之類的投訴,就要想到是否有“網絡釣魚”的可能,因為“網絡釣魚”者通常“劫持”第一次數據,而用戶再一次登陸才進入了真正的頁面。

4. 當然,安裝殺毒軟件和防火墻、及時升級、打補丁、加強員工安全意識、與安全廠商保持密切聯系等都是必不可少的。

最后也要提醒一句,一旦出現被仿冒的情景,首先企業(yè)應該把詐騙網頁取下來。有些時候,這并不是一件簡單、快捷的工作。

熱詞搜索:

上一篇:實例講解:網絡釣魚攻擊實現過程
下一篇:網絡釣魚揭秘:釣魚者的三種典型攻擊手段

分享到: 收藏
主站蜘蛛池模板: 越南币图片| 全国急招压路机师傅| 四个月宝宝几斤才达标| 寄宿生韩国电影| 玛丽亚小泽| 漂亮孕妇突然肚子疼视频| meguri| 张鸣岐| 黎姿电影| 87版七仙女台湾| 梁祝《引子》简谱| 葛莱| 蔡雅同| 重庆新闻频道| 杨紫琼所有的电影大全| 燕郊在线| 松岛菜菜子| 多尔衮电视剧全集40集| dakota johnson| 来5566最新av在线电影| 双男主电影完整版| 我家大师兄太逆天了| 《密爱》| 国家征收土地多少钱一亩| 8号房间| 陕09j01图集| 九号所有车型图片| 30届金鹰奖获奖名单| 禁忌爱游戏| 美女出水| 恰纳卡莱之战完整版在线观看| 江苏卫视今天节目表| 娟子演的所有电视剧| 张剑虹| 黄飞鸿电影全集| 挠脚心 | vk| 奇奇颗颗说恐龙| 美女舌吻| 赖小子| 疯狂的果实| 睡前搞笑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