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有一個制造企業的用戶向記者抱怨,他最近希望購買一款高端的內容過濾產品。幾個廠家的代表提交各自的產品介紹,他發現大家的性能都差不多,因此他希望實地進行測試。但不巧的是,這個用戶自身的網絡流量并不大,因此對于幾款待測設備來說,都處于“吃不飽”的境地。
這種情況下,用戶找來了SmartBit,但測試儀的數據包受到自身限制,因此在并發連接數、性能測試中都無法原本地反映設備狀況。因此該用戶感到無所適從,本來是考慮到未來的冗余度進行設備采購,但卻沒有恰當的測試環境支持。
記者發現,類似的用戶有很多,他們都是在保持網絡彈性和增長度的前提下進行網絡設計。對此,記者可以提供用戶兩個軟件測試竅門供讀者參考。
第一,性能測試。如果用戶希望實際反映設備的處理能力,可以利用Flash Get或者迅雷這種下載軟件。這些軟件都支持多線程下載,只要同時開啟多個類似下載,無論是HTTP或者FTP,流量一下子就會上去,只要簡單地看看下載數據統計,就可以直觀地計算出設備的真實吞吐率。
第二,并發連接數測試。測試并發連接數的最好方法不是測試儀,而是P2P下載。比如打開多個BT應用,將其中的最大連接數設置為1000,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實際模擬極端環境,此時設備表現出的連接能力才是最真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