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網絡系統安全的評估,通常采用美國國防部計算機安全中心制定的可信計算機系統評價準則(TCSEC,Trusted Computer System Evaluation Criteria,是美國國防部桔皮書)。TCSEC定義了系統安全的5個要素:系統的安全策略、系統的可審計機制、系統安全的可操作性、系統安全的生命期保證、針對以上系統安全要素而建立并維護的相關文件。
TCSEC中根據計算機系統所采用的安全策略、系統所具備的安全功能將系統分為A、 B(B1、B2、B3)、C(C1、C2)、D等4類7個安全級別。
(1)D類:最低保護(minimal protection),未加任何實際的安全措施。這是最低的一類,不再分級。常見的無密碼保護的個人計算機系統屬于這一類。
(2)C類:被動的自主訪問策略(discretionary access policy enforced),分以下兩個子類。
·C1:無條件的安全保護。這是C類中較低的一個子類,提供的安全策略是無條件的訪問控制,具有識別與授權的責任。早期的UNIX系統屬于這一類。
·C2:有控制的存取保護。這是C類中較高的一個子類,除了提供C1中的策略與責任外,還有訪問保護和審計跟蹤功能。
(3)B類:被動的強制訪問策略(mandatory access policy enforced),屬強制保護,要求系統在其生成的數據結構中帶有標記,并要求提供對數據流的監視,B類又分3個子類。
·B1:標記安全保護,是B類中最低的子類。除滿足C類要求外,要求提供數據標記。
·B2:結構安全保護,是B類中的中間子類。除滿足B1要求外,要實行強制性的控制。
·B3:安全域保護,是B類中的最高子類,提供可信設備的管理和恢復。即使計算機系統崩潰,也不會泄露系統信息。
(4)A類:經過驗證的保護(formally proven),是安全系統等級的最高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