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機器人技術正成為科技界最炙手可熱的領域,全球涌現數十家初創企業,吸引著數十億美元的新投資(https://transmitter.ieee.org/the-rise-of-humanoid-robots/)。
但投資者仍在尋找完美的應用場景,也就是機器人技術的進步能夠契合更廣泛市場的經濟需求的領域。
IEEE高級會員Ayanna Howard表示:“這中間存在很大的差距,當我考慮機器人的可部署性時,我也會考慮成本問題。”
Howard是在《華爾街日報》的《Bold Names》播客節目中發表上述言論的。節目主持人兼科技專欄作家Christopher Mims指出,“在美國,一些對人工智能未來發展做決策的最具影響力的人物都愿意傾聽Howard的見解。”
這是一場引人入勝且內容廣泛的討論,涉及該領域的重大進展、機器人技術與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融合,以及當前該技術的局限性,包括缺乏支持機器人廣泛部署的數字基礎設施等問題。
Howard說:“如果你在虛擬環境中與人工智能相連,而網絡帶寬又不給力,那你只需等上幾秒,答案就會出來。但在機器人領域,如果丟失了一秒鐘的信息,就可能導致機器人摔倒或者傷到別人。所以我認為,我們面臨這樣一個脫節的問題:我們是否擁有能在不到一毫秒、甚至納秒的時間內完成操作且不丟失任何連接的基礎設施呢?我們目前還沒有真正解決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