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國制造業信息化優秀智能制造解決方案主要考量了智能制造解決方案供應商在產品創新和實際應用效果等方面,涉及到技術創新、產品匹配度、系統協同、成本控制、管理提升、社會效益、品牌知名度、行業前景等十余個權重指標,由華云數據支持的深圳勁嘉智能制造工業云平臺憑借在云計算、大數據方面的優勢,以及創新的解決方案能力,獲評2018年中國制造業信息化優秀智能制造解決方案。

華云數據支持的深圳勁嘉智能制造工業云平臺獲2018年中國制造業信息化優秀智能制造解決方案
在當前復雜的經濟背景下,云計算對工業制造業的發展尤為重要。數據驅動世界,而云計算是盤活數據資產的根本途徑。智能制造的核心是將云計算、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和工業技術深度融合。華云數據聯席總裁、首席技術官譚瑞忠曾在采訪中表示,互聯網和實體業的連接是靠數據。只有實現IT(InformationTechnology)-OT(Operational Technology)的融合,通過云計算將IT、實體業的設備產生的數據以及相關行為數據融合在一起,這樣才能幫助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
深圳勁嘉智能制造工業云平臺是借助華云CloudUltra®私有云,建設的從IaaS到PaaS的一體化平臺。華云數據基于私有云平臺構建了勁嘉“智能包裝”,“工業物聯網”等業務,通過二維碼和物聯網接入技術為企業提供面向消費者的數字化服務。在包裝上放一個二維碼,可以追溯到商品的加工地,原材料的原產地,讓消費者對所買到的商品能夠真正做到“追本溯源”。
通過工業物聯網私有云平臺的建設,使得勁嘉集團數據中心IT資源利用率提升了70%-80%,基礎設施成本降低了40%,監控大屏故障自動化識別提高了60%,大大提升了運維效率、系統穩定性以及業務的連續性。目前,華云數據全面支撐了勁嘉集團智慧制造和智能包裝的云服務平臺建設,已經完成了產品個性化的快速定制、精準營銷的數據服務和柔性制造產業線的改造,形成了典型的企業混合云服務架構,初步完成了勁嘉集團的產品升級和產業轉型。
華云數據深知,只有深入行業了解客戶需求,將云計算、大數據等新技術和實體經濟融合,才能真正幫助企業成功實現數字化轉型。云計算不同于主機時代的IT架構,企業需要學習按需來購買軟件、實時自動擴展,同時要掌握應對云計算時代新的安全問題。傳統實體企業需要從理念到生產流程,再到技術上變革自己。云計算服務商需要和實體企業一起找到解決方法。
深入行業、參與標準化制定,是華云數據贏得市場認可的重要切入點。“細分行業沒有標準化的話,是很難在‘互聯網+’數字化轉型時代成功的。”譚瑞忠說。他表示,“華云數據一方面要積極地參與一些行業標準的制定,另外一方面希望通過和客戶的接觸,能夠挖掘出一些相對標準的方式來切入行業。”
為了進一步協助中國制造型企業,助力產業應用和服務體系及產業生態初步升級,華云數據發布了1億元的“企業上云”扶持計劃。華云數據計劃在2018-2020年三年內,建立1億元資金池,計劃通過資金、資源、技術支持,協助中國制造型企業,助力產業應用和服務體系及產業生態初步升級。針對不同細分行業、不同規模,及處于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根據其信息化基礎和個性化需求,制定差異化的“企業上云”策略。小微企業首先實現云計算初級應用;大中型企業通過“移動化”改造、“互聯網化”升級、“智能化”提升等途徑逐步實現云計算深度應用。
上云是未來中國企業創新發展的必經之路,中國發展智能制造需要“自己的解決方案”。華云數據立足于中國,希望能用科技力量為推動經濟發展,為中國企業量身定制自主、安全、可控的解決方案,為這個新的時代畫上濃墨重彩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