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主要目標,并強調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為進一步研究和探討智慧城市建設過程中取得成績和經驗,中國市長協會會同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CCID)、中國智慧城市發展促進工作聯盟擬于2014年2月28日共同主辦第二屆中國智慧城市年會。本次大會以“把脈城市需求,踐行智慧之路”為主題,由中國經濟和信息化雜志社、中國軟件評測中心、中國計算機報社、賽迪網 、通信產業報等共同協辦。
智慧城市是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在特定歷史時刻交匯的產物,是推進城市信息化、搶占競爭有利位置的主要抓手和調整經濟結構的必然需求。當前,我國各地的智慧城市建設已正式邁入“實踐探索”階段,涌現出一批優秀的示范工程,為提升城市現代化發展水平奠定了良好基礎。但我國有數百個城市,每個城市都有各自獨特的功能定位和發展戰略,這些城市在資源稟賦、信息化發展水平、城市定位等方面存在著顯著的差異。這就決定了智慧城市的建設不能一刀切,在考慮智慧城市建設共性的同時,還應注意對接城市的實際需求,注重立足城市特色,因地制宜開展智慧城市規劃、建設、運營,以保障智慧城市建設既能滿足城市服務管理需求,又能充分發揮城市的優勢資源和個性特征,避免照搬其他城市的發展模式而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近期由國家發改委、工業和信息化部部牽頭,八部委聯合發布的《關于促進我國智慧城市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 即將出臺,國家有關部委將采取更加積極的措施,引導和推動智慧城市的健康發展。在此背景下,本屆智慧城市年會匯聚500名城市管理者、經信系統代表、專家學者及企業代表,把脈智慧城市建設要領,剖析智慧建設現狀,共商智慧城市建設之道,期許在務實總結各地智慧城市共性的同時,更能將智慧城市的建設與城市資源稟賦及實際需求相結合,推動智慧城市健康發展。
本屆智慧城市年會具有把脈城市需求、踐行智慧之路 、助力智慧發展 、保障建設成效 、共謀未來愿景 、擴大智慧影響六大特色。業內人士分通過新技術發展權威解讀、國外智慧城市經驗分享等形式,把脈智慧政策宏觀導向,探討智慧城市解決策略與規劃部署。本屆年會還將發布十大重點領域建設需求指南,權威發布《智慧城市診斷評估模型與實踐》叢書,深入探討智慧城市建設保障體制,保障建設成效。
此外,主辦方在會上還將聯合業界專家和各專業機構,廣泛研究“智慧城市”建設現狀與典型案例、全面調研各類智慧城市解決方案的技術先進性和應用成效的基礎上,形成智慧城市“SMART評估體系”,開展“智慧城市創新獎”、“智慧城市優秀解決方案獎”評選。評選結果將在年會期間發布,并為獲獎城市和企業頒發獲獎證書。
據了解,首屆中國智慧城市年會已于2013年1月11日在北京新世紀日航飯店隆重召開。年會以“聚焦綠色智慧,助力城市發展”為主題,主要探討智慧城市的規劃、建設、評測等。來自全國各地的200余位政府代表,500多位嘉賓參加了會議。在會上,組委會攜各專業機構還發布三大研究成果:中國軟件評測中心發布《智慧城市評估指標體系》,引領未來智慧城市戰略;賽迪研究院匯集最佳實踐,首發《智慧城市:規劃 建設 測評》一書,指導未來智慧城市建設;賽迪顧問再發新著《2012智慧城市發展白皮書》,闡述智慧城市建設現狀,預測未來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