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在线你懂的-成人在线免费小视频-成人在线免费网站-成人在线免费视频观看-日韩精品国产一区二区-日韩精品国产一区

掃一掃
關注微信公眾號

被盜版打擊到崩潰!MP3利益鏈重構網友難接受
2012-11-10   經濟觀察報

  這原本可以是一個支柱型創意產業,被盜版打擊得幾近崩潰,唱片公司賴以為生的彩鈴,在用戶行為改變中嚴重下滑;電信運營商建立起來的付費鈴音模式,被智能手機的免費音樂肢解得破碎不堪;卡拉OK收費組織里隱隱透著諸多利益團體的影子,版權集體管理組織應收的上百億版稅,不是收不上來就是分不到版權人手中,被逼無奈的版權方試圖親自上陣逼迫主力渠道互聯網公司們收費,但是看起來網民又不答應……

  楊陽

  這是一次關乎音樂行業未來生存方式的會議。11月8日,恒大董事總經理宋柯、海蝶CEO盧建和華誼兄弟音樂公司董事總經理袁濤三人飛赴香港與三大版權商華納、索尼和環球等唱片公司代表開會。

  在這次會議上,他們計劃著重討論確定網絡音樂MP3收費的“dead-line”最遲時間,收費方式以及網絡mp3點擊、下載的第三方監控平臺、與網站的分成比例等具體問題。

  在宋柯等看來,音樂權利人不能接受互聯網音樂“免費的午餐”再繼續存在下去。“如果不愿意收費,那就別做,我們將不再授權給這些網站愿意收費的網站多得很!”事實上,宋柯和他的伙伴們所策劃的向用戶收費的前提正是“所有網站一起收”。因為,有一家不收費,其他家網站就收不成,且肯定會流失用戶。

  盡管很多人都表示具體的收費最后期限尚在商量之中,但大家對這個期限的預期都在明年年初。網上流傳的版本是:將在2012年12月31日推行音樂付費制度,提供碼率在320kbps以上高品質音樂。

  手機最大音樂客戶端多米音樂總裁石建平透露:在下載音樂收費這件事上,行業基本達成了共識,未來會收費,將采用免費+付費的模式,即網上音樂試聽仍將是以免費為主,收費主要針對高品質音樂下載等增值服務。用戶可以根據自己對音樂的需求選擇免費試聽或是選擇付費。

  協商“最后通牒”

  宋柯不愿意透露網民必須開始付費的最終時間,因為還需要再和網站們商量,但他的態度十分強硬,因為“這個時間必須有”。此前有音樂圈業內人士透露不是今年年底就是明年年初。

  逼迫網站向用戶收費是為了分享更多的版權收益,按照宋柯的設想,分成比例至少5:5。“至少是這個比例!”宋柯強調,“低于40%,這個行業就不會健康發展。蘋果上的歌曲版權方可以拿到七成,在日本甚至版權方能夠拿到九成,日本運營商只拿一成。”

  事實上,宋柯的這個設想只比此前SP時代版權方能夠從電信運營商處得到的略高一點點。此前音樂版權方的主要盈利模式是從中國移動等運營商處獲得分成:中國移動獲得收益的15%,服務方SP和版權方CP各得到42.5%,但是后來SP逐步退出歷史舞臺,這個比例就變成了CP與運營商5:5分成。

  現在,版權方正試圖在互聯網上復制這種模式。按照宋柯等的初步設想,今后在互聯網上可以通過“包月”和“下載”兩種主要模式、多種套餐,例如包月20元無限暢聽,下載則是每首1元。當然,包月費多少可能將由網站方面提出方案。

  海蝶CEO盧建個人看法是,最好包月5元無限暢聽,因為這是中國移動多年來摸索出來的最適價格。但是宋柯卻有點不甘心“如此低廉”,他甚至感覺這對音樂是一種不尊重。因為他小的時候50元生活費中是愿意拿出30元來買磁帶的。在宋柯看來,每月20元不過是幾根雪糕的價格,對于人們來說根本形不成負擔。

  音樂版權方們這次是鐵了心再也不做“活雷鋒”,然而盡管宋柯和海蝶CEO盧建都向本報表示這個收費的決策網站們也都很支持,但一家知名互聯網公司內部人士對本報透露,其實互聯網公司并不愿意采用這種收費模式。

  百度官方給本報的回復是:“對于業界瘋傳的收費問題,目前我們尚未接到‘年底取消音樂下載’的通知,百度一直致力于為網民提供最佳的用戶體驗,并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

  事實上,此前百度和騰訊采取的基本上都是“買斷+分成”模式,只不過買斷的多且價錢很低,分成幾乎沒有,然而網站確實是獲利最多的一方,因此版權方不想再低價出讓版權。

  本報得到的一份材料中,引用的由中國音像制品協會唱片工業委員會(以下簡稱“唱工委”)編寫的數據報告顯示,中國音樂付費網絡大戶是騰訊和百度。騰訊每年大約支出3000萬元音樂版權費,而百度則每年支付4000萬左右。但是唱工委根據上市公司財報、互聯網協會Ranking平臺提供的音樂板塊流量與總流量占比等等資料和算法,最終得出的網站音樂收入數字卻相當驚人:騰訊在線音樂收入應該在4億到6億之間,而百度則在1.3億到5.8億間。

  背水一戰

  事實上,此次醞釀最終收費并且與各大音樂網站溝通已經有接近一年時間。最初是今年年初“三大”索尼、環球和華納發起,成立了一個“One-StopChina”(OSC),當時他們提出的是一個初級設想,與目前的情況幾乎完全不同,收費不徹底,可實施性也不高。

  目前的方案基本是宋柯以及大陸唱片公司加入后逐步修改的結果。

  而唱片公司之所以空前團結起來在2012年發起這樣的收費“絕殺令”,都是因為智能手機改變了他們幾年來唯一賴以生存的收費模式。

  這幾年,唱片公司的絕大部分收入來源于電信運營商5元包月下載和彩鈴,這些用戶基本都是包含在套餐中。但是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音樂播放器這種應用讓用戶可以免費通過WIFI下載歌曲,中移動的5元音樂下載套餐受到沖擊下滑。而彩鈴市場已經飽和,且最大用戶此前也都在二三線城市,這些地區的用戶現在的行為也發生了改變,彩鈴業務縮水,導致這兩年唱片公司生存狀態也持續下降。如果按宋柯的說法,一首歌曲從作詞作曲到錄制完成,成本至少每首5萬元,如果涵蓋上市場推廣,那么每首歌曲的成本至少10萬唱片公司負擔沉重。

  當然,唱片公司的收入下滑就影響了上游音樂人的生存環境,因此出現了大批音樂人轉行。音樂人小柯在798搞了個小劇場,張衛寧也開了個港式火鍋店,方文山則開各種餐廳……事實上還有更多音樂人以各種方式轉入影視行業或其他行業。

  盧建在十年前還看著行業里有上千家音樂企業,如今紛紛倒閉轉型,只剩下幾十家,絕大多數萎縮在一二十人的作坊規模慘淡經營,數以萬計的詞曲創作人也無法靠創作詞曲所獲得的版稅謀生。

  樂華CEO杜華透露,目前行業最大的幾家音樂唱片公司規模都很小,樂華等行業較大的公司也就五六十人,再多的員工無法負擔。

  唱工委秘書處主任簡巍表示,其實音樂一直是互聯網上的第一大需求,到了2010年前后才被即時通訊和搜索超過,成為第三大需求。在他看來,音樂行業不應該是這樣的。

  在宋柯等唱片公司看來,互聯網公司可以憑借音樂獲得巨大利潤,必須與上游分享收益。當然,互聯網公司也是唱片公司最可能收到錢的唯一途徑騰訊、百度、新浪、搜狐都是納斯達克上市公司,如果沒有授權,就不可能提供音樂服務,否則就可以通過法律訴訟獲得賠償。

  其實,唱片公司不是沒有其他收費渠道,只不過,他們拿不到。

  被寄生

  唱片公司或者說音樂版權方其實有六大收費渠道:互聯網、卡拉OK歌廳、電信運營商、廣播電視臺、商場咖啡廳等背景音樂場所以及商業演出,但沒有一個渠道在真正養活唱片公司。

  根據唱工委報告中的數據,在廣播電視音樂市場,2011年音著協收到廣播電視著作權費用2025萬元,但該項收入并未向音樂權利人分配過;國家規定,現場演出按規定應該提取票房的4%作為音樂版權,由音著協代為收取,且應將其中80%向版權人發放。但2010年的情況是,音著協現場演唱會的版權收入僅為268萬元,僅占全部營業性演出應收版權的0.78%。

  再看無線,2011年電信無線音樂用戶7億人,手機無線音樂用戶1.63億人。無線音樂市場總營收規模超過300億元,無線音樂版權人應收版稅150億元,但實際收到的版稅只有5.14億,僅占市場總規模的1.7%占壟斷地位的運營商以功能費、會員費的方式扣留了95%以上的收入。這被唱片業內稱為“對音樂人的野蠻剝奪”。

  據悉,音著協擁有現場演出、背景音樂、廣播電視音樂、卡拉OK詞曲、錄音復制許可等版權的收繳,目前有會員6000多人,代理20.5萬首版權,擁有的公司版權不到1%,個人版權的29%左右。唱工委的報告中披露的數據是,年應收版稅208億,實收0.4億,只占應收的0.19%。

  而音樂可能收到版稅的另一主要渠道卡拉OK歌廳版稅收取代表機構“音集協”(中國音像著作權集體管理協會),年應收版稅72.8億元,實收只有1.2億(2010年),但收費和運營成本高達73.6%,這些錢中的8%分配給了技術平臺開發方“中文發數字科技”,23%分配給了版權運營中心,13.2%分配給了音著協,4.4%分配給了音集協,還有25%分配給了代為收繳的單位“天合文化集團”及“天合集團子公司”。

  在刨除上述這些利益方的“成本”后,用來支付給版權方的只有26.4%的份額其中有22%還需要分配給海外的音樂版權方,即“大版權人”,剩下的4.4%為“其他權利人”所有,也就是所有大陸的唱片公司所分的部分。

  事實上,卡拉OK版權除了分配比例較小外,還有一個問題就是總額逐年下降:2009年時音集協的版權收入總額為1.4億元,2010年時只有1.2億,到了2011年則只有1億。

  當然,70多億的數字也許只是理論上的結果。音集協常務副理事長、總干事王化鵬向本報確認了音集協這兩年的收入大概是1.1-1.2億之間,但并未解釋分配比例相關問題。他表示,這些分配都是經過理事大會通過的,且音集協的首要任務就是讓唱片公司及版權方滿意,且整個收費是一個過程,要慢慢來。

  網友難以接受

  宋柯和他的伙伴們對收費很有信心,因為這有可能真為大網站帶來更多收入。但這個計劃還需要市場來“接受”。

  事實上,網絡公司內部人士對這種“收費”模式都懷有“戒心”中國互聯網的精神就是“免費”,他們擔心收費會讓用戶流失到競爭對手那邊去,而且也擔心有些人可能就放棄網絡音樂渠道。

  新浪曾就“下載音樂要收費,你愿意嗎?”進行了一次調查,截至11月8日中午12點,有84.4%的網友選擇了“堅持聽免費音樂”,在假設的“包月下載,每月20元”一項上只有6.3%的支持率,選擇“按曲目下載,一首歌一元(假設)”的僅有4.7%,其余4.7%的票投給了“其他”。

  事實上騰訊音樂此前曾經嘗試過,普通讓網民免費享受音樂,下載高質量的音樂就需要購買“綠鉆”服務。騰訊音樂前任總經理朱達欣回憶,多年前整個網絡音樂的收費環境還不成熟,整體聽音樂的人很多,但是愿意購買綠鉆的人還不是那么多。如果今天能夠做成收費,也是一件好事。

  是的,網民其實可能并不需要那么高質量的MP3,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可能都分不清楚5M和30M的MP3之間音質上有什么區別。

  為什么不能讓百度、騰訊多付費購買版權,繼續給網民提供免費音樂?或者,為什么不能讓網民通過看廣告的方式來獲得免費音樂享受?

  宋柯認為,在音樂這個產品上廣告模式行不通,因為網民聽音樂只需要在頁面上點開一次,然后就會離開,根本不像新聞內容一樣需要盯著不停地看,任何懂營銷的廣告主都不可能在音樂這個產品上投入太多廣告,因為人們是用耳朵聽音樂,而不是用眼睛來聽那些倒閉的音樂網站就證明了廣告模式在音樂上行不通。

  “最初是為了扶植互聯網,所以犧牲了一些行業的利益,但是現在互聯網已經起來了,網絡公司已經把用戶都圈到了,免費的時代該結束了。”宋柯不理解,為什么其他行業的產品都需要付費購買,而音樂也是商品,為什么就不應該收費?

  但是,收費也會有操作上的切實困難。盡管宋柯向本報強調“技術上不是困難”,可以委托第三方建立一個數據平臺,但一位大公司的內部員工透露,其實無法計算真實的下載數量就是一個難題“網站不會給版權方開放這些數據”。

  而盜版也是版權方必須面對的一個切實問題。盡管宋柯認為一旦實施收費,就是所有有正版版權的公司幫助唱片公司一起打擊盜版的開始,但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設計學院講師魏武揮曾就撰文指出,“單就一個‘全力打擊’,耗費的成本之大,最終還是用戶即納稅人在承擔。”

  此外,還有一個無法避免的問題出在唱片公司內部:版權方內部意見不一致。一位知情者透露,很多中小唱片公司希望免費的模式催熱歌曲,然后去賺衍生的錢,這些中小公司真正靠唱片的其實不多,很多歌曲走紅后,通過其他授權或者演唱會賺錢,那么這些中小公司就不會熱衷收費,而且可能擾亂收費的價格體系。

熱詞搜索:

上一篇:利潤率下滑40%!攜程價格戰搶奪酒店預訂業務
下一篇:阿芙指京東商城擅自調價:京東證實稱不得已

分享到: 收藏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门女婿电视剧演员| 我爱我爹全集高清版免费观看| 放下一个人最狠的网名|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观看| 陷阱:致命的诱惑| 郑乙永| 五年级简易方程思维导图| 刘德华的歌曲经典| 养小动物的作文| 流浪地球海报| 《无所畏惧》| 帕兰妮·琳帕缇雅空| av电影网| 妙探出差3| 偷偷藏不住演员表| 荒笛子简谱| 红灯区未删减版| 护士诱惑| 男生虐茎虐睾视频网站| 色在线看| 白上之黑电影| 正在直播乒乓赛事| 生死搏斗| 伊人春色在线观看视频| 监狱女孩电影| 迷案1937电视剧剧情介绍| 艳妇乳肉豪妇荡乳xxx| 乔治克鲁尼身高| 轻舞飞扬| 性感美女写真视频| 光脚踩| 绝对权力全集免费观看| 王春晖| 肖全| fate动漫| 情侣野战| 麻花影业| 香港九龙图库精选资料| 影片 - theav| 卧虎藏龙演员名单| 电影《塔蒂亚娜1》演员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