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到底是哪種技術,哪家廠商的方案是最佳的呢?哪種方案會成為存儲虛擬化大賽中的最終勝者呢?現在更多的專家認為,這場競賽沒有最后的贏家,越來越多人認為這三種技術應當結合使用
日益模糊的界限
如果我們把廠商和各自的虛擬化技術對號入座,那么三個虛擬化陣營都各自有一些代表廠商。虛擬化應用陣營的代表有SVC、StorAge、NetworkAppliance設備以及DataCore公司。而在磁盤陣列
和光纖通道陣營里,HDS、Sun、HP以及Acopia提供了多樣化的體系結構。交換機陣營則包括Invista、McData、Brocade、QLogic以及Cisco公司。
然而McData,Brocade,Cisco等其他一些公司已經針對基于光纖通道虛擬化進行了一系列公司收購與合作,似乎不同類別方案之間的分界線已經變得模糊起來。其他兩個陣營中的廠商中有些也正在慢慢跨越自身的領域,即使目前來說并沒有真正完全的橫跨界限。
由于虛擬化性能、應用程序靈活性以及虛擬化引擎等諸多方面的問題,早期的存儲交換虛擬化和磁盤陣列虛擬化兩個陣營的提倡者廣受業界的質疑。最初執行虛擬存儲的廠商依賴那些基于現有組件的分布式解決方案或是基于端口的處理引擎來提供所需功能,應用設備虛擬化方案被認為是最易于配置的,但其往往有應用限制。因此一些廠商更傾向于存儲交換虛擬化,認為智能SAN虛擬化處理組件是下一代虛擬存儲的典范。
同樣,HDS針對應用虛擬化方案和網絡交換虛擬化方案也作出了類似的批評。HDS認為他們的通用存儲平臺(USP)是把虛擬化部署在存儲網絡邊緣的存儲控制器,而不是部署在主機或是網絡核心的交換機或應用設備,他們認為從性能和安全因素上說這是最佳位置。
而應用設備虛擬化的堅定支持者NetApp則認為通過應用設備在存儲網絡上實現虛擬化是最好方案。NetApp公司發言人解釋:在選擇磁盤陣列方案后,存儲網絡能給客戶提供最大的靈活性,不至于像TagmaStore通用存儲平臺那樣把客戶鎖定在磁盤陣列的解決方案,既不需要那么復雜,也不需要基于主機的虛擬化解決方案中客戶代碼帶來的成本。在存儲網絡之內,應用設備可以靈活放置。
虛擬化的混戰
盡管關于虛擬化的宣傳鋪天蓋地,企業界采用虛擬存儲技術的腳步還是頗為緩慢。根據IDC對269名來自不同規模的公司的IT經理的調查,僅僅只有8%的企業正在應用任何一種形式的虛擬化。并且僅有平均23%的企業表示計劃將在未來12個月里嘗試實施一定程度的存儲虛擬化。
中端存儲用戶主要期望用于對數據遷移進行管理,減輕管理負擔;大型企業則主要期望將虛擬存儲中的數據復制、卷管理用于存儲預備。不管是哪個虛擬化陣營的廠商都面臨著不同的壓力,并有待在真實環境中接受考驗。
目前而言沒有任何一家已經穩固占領了市場,迄今為止,IBM似乎有最高的銷售記錄,但也僅僅只是接近于領導地位。根據企業策略集團公司(ESG)的建立人,高級分析師SteveDuplessie的報告,SVC已完成1500多套系統的售出。該數據還被英國一家調研公司所證實。
Cisco系統公司最近收購了Topspin公司,于是也擁有了把服務器虛擬化、存儲虛擬化和網絡虛擬化連接起來的能力。Topsin的虛擬化核心技術能夠給Cisco帶來大筆的技術財富,如果Cisco公司在收購它之后選擇全力實現虛擬性能,結果勢必令人矚目。
盡管已經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和地位,但在存儲領域Cisco仍然是一個玩票性質的參與者。Cisco面臨的挑戰在于所有的數據復制,存儲預備以及其他核心存儲功能的知識產權都在存儲供應商手中,Cisco要想占優勢,除了自身產品的研發與市場以外,還需要加強和這些主流存儲系統廠商的合作與溝通。
在這場大賽中還有一個低調的實力派就是微軟。微軟在過去的兩年里已默默地把自身建設成一支存儲領域的強大軍隊,并且最近還克服了一些阻礙發展虛擬化的許可證等問題。在這場虛擬化的混戰中,微軟也許有些姍姍來遲,但憑借微軟在軟件領域的絕對地位,微軟很可能會爆出一些驚人的技術,也許會把虛擬化變為服務器操作系統的一部分。
未來虛擬化的方向
正如虛擬存儲不同類別之間的界限日漸模糊,存儲虛擬化和服務器虛擬化之間的界限也有日益模糊的可能。除了微軟通過WindowsStorageServer2003的努力之外,NetApp也為DataONTAP操作系統中V系列(之前的Filer系列)陣列中增加了虛擬化性能。
虛擬化軟件正在日益變得有活力且更加趨于完整,它的發展方向更像是一個全面的操作系統。業內人士已經充分認識到:通過交換機、磁盤陣列還是應用設備實現虛擬化的爭辯是沒有意義的,未來的虛擬化應該是通過這幾種技術來實現,然后由某一種主要的虛擬層結合起來。
虛擬化就是指增加一個管理層面,激活一種資源并使之更易于透明控制。十年后,當我們回顧現在的操作系統的時候,我們也許會驚嘆操作系統領域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未來的虛擬化操作系統應該是一個高度分布式的,企業級的操作系統。
如果我們看得更遠一些,虛擬化還有可能會演變成包含服務器、網絡以及存儲設備的分布式操作系統中的一種元素,而這三種虛擬化都正在受到關注。然而這三種虛擬化中的任
意某一種都能惹來麻煩。比如說,服務器虛擬化,有些最初的服務器虛擬化項目就在存儲地址和其他存儲管理方面的高級功能上出現過問題。要想虛擬化正常運轉,服務器虛擬化必須提高虛擬存儲性能,否則就會變成一種障礙。
同樣的,網絡設備或存儲交換機可以采用各種智能的包檢測技術來理解被遷移的數據的本質,并就如何有效傳遞或存儲作出決定。雖然網絡能夠認出一個數據流實際上是個JPEG文件,但沒辦法區分出X光片和色情照片。并且,虛擬存儲或虛擬服務器池在弄清到底這些數據是干什么上,只能進展到此如此地步——例如,當其他進程都在休眠時,服務器池可能選擇給某一個進程分配額外進程,但是它卻無法對工資單進程的運行run和針對服務器的DOS攻擊(拒絕服務器攻擊)進行最基本的區分。
因此,業內專家認為在三個區域里考慮虛擬化十分重要,還要整合管理工具來理解應用層的需要,并且可以根據情況作出虛擬化的決策。不過要實現這樣的夢想還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