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近年的調查結果,亞略特研究院發現,為了遵循上述國際規范,銀行與金融機構可能會采取了許多風險控制程序,但是事實上,在受到欺詐或違規操作攻擊的時候,這些機構仍然顯得十分被動。形成這些弱點的原因有兩點:
1 一切計算機程序都建立于強度極弱的密碼機制上。
2 對如何堅持不懈地執行這些安全政策(IT操作程序),機構缺少控制和監督手段。
08年4月,一項在185名IT專家中進行的調查顯示,1/4的組織在去年遭受過數據失竊,盡管這些公司普遍將安全作為重要管理目標,然而只有1/100的雇員承認,他們一直持續地遵循安全管理政策。
另一項數據調查顯示,全球66%的消費者認為,銀行、信用卡公司、醫療機構,以及政府部門應該推廣生物識別以取代傳統的密碼、智能卡、動態密碼卡等技術,參與調查的多數消費者認為,生物識別更加安全和方便,他們不需要記住密碼,更重要的是,他們不用再處理“密碼被不當使用”的難題。
如上所述,有太多方法能夠繞過傳統密碼機制,簡單到像直接談話獲得,或者采用一些稍微復雜些的軟件。亞略特研究認為,在IT技術應用日益深入的 當今社會,數據與系統的安全僅倚賴密碼是不夠的,尤其是在某些敏感的工作環境中,像銀行或金融機構,柜員通過他們自己的帳號來共享使用同一臺電腦,如果一 個用戶忘記了注銷,下一個用戶就可以通過未注銷的帳戶繼續操作,而ERP系統只會記錄,“是由那個未注銷的用戶完成了該次操作。”
以亞略特的TrustLink技術為例,它能夠快速與銀行ERP系統進行無縫整合,將ERP系統中原有的口令識別統一升級到指紋識別,操作人員之間,無法再互相共享、竊取“密碼”,可想而知,如果一個ERP系統為同一個用戶進入不同操作模塊設置不同的密碼,采用統一的生物認證,解決的將不僅是安全問題,還將大大減輕工作人員的負擔。
指紋識別“人證合一”,它解決的是安全管理問題,
即確保管理政策與IT流程身份權限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