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期而遇的停電打破了喧鬧的工作室,我有了片刻休憩。但好景不長,很快當聽到機柜風扇的啟動聲時,預示著我又踏上了工作的旅途。
故障現象
打開服務器后,在登錄界面時,出現了“網絡IP地址沖突”的信息。我們的網絡環境都是給靜態的IP地址,而且剛剛重新做過調整,一臺機器對應一個唯一的IP地址,怎么會出現兩臺機器IP地址沖突的現象呢?再說,還是跟服務器發生沖突,“膽子也忒大了吧!”非得將它揪出來不可。于是,進入系統,打開系統日志。
顯示了引起沖突的機器MAC地址,找到MAC地址就好辦了,通過MAC掃描器將在內網上的所有機器的IP地址和MAC地址對應顯示出來,在這里我使用的是LanHelper軟件,通過它的掃描,我發現這個地址對應的是一臺HP5000網絡打印機(內嵌網卡),可是根據我以前做的網絡備案得知,這臺打印機的IP地址應為192.168.0.193,怎么成了192.168.0.200了呢?難道斷電后,在“夜黑月高”之時它將服務器的IP地址劫持了?
打開“打印機”文件夾,通過單擊HP5000的“屬性”,打開它的端口配置對話框,果然,IP項改成了服務器的IP地址。
停一次電,打印機再智能也不能將服務器的IP地址掠奪過來成為自己的,盡管在啟動中先啟動了打印機,它最多的故障就是在內網中小時。因為IP地址丟失,即配置信息由于突然斷電沒有保存住。所以,它也只能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在技術層面上考慮,我們在給網絡設備設置IP地址時,一般通過兩種方式給予:一種就是手工給它靜態地址;一種就是通過DHCP服務器給它一個動態地址。在公司的網絡中并沒有設置DHCP,所以,這個故障給人的感覺就是“見鬼了”。
故障排除
為了不耽誤服務器的正常工作,我暫時將打印機的IP改為了一個未曾使用的地址,接下來就是要找出真正引起打印機IP地址發生變化的原因。筆者始終不認為這單單是打印機引起來的問題,考試,大提示它只是一個接受者,而分配給它的設備,即起到DHCP功能的設備又是誰呢?接下來的排除工作很簡單,找一臺網絡內電腦,將它的靜態IP地址改為自動拾取,為了能更好地發現問題,重新啟動這臺電腦。當再次進入系統后,在“運行”中敲入“cmd”,打開命令窗口,輸入“ipconfig/all”,發現問題了。
高亮度顯示的IP地址就是本次故障的制造者,“192.168.0.195”用前期的網絡備案查找下它是誰?
原來是我們的一臺網絡Edimax打印服務器,它是用來支持一臺網絡繪圖儀HP700的,知道了它,進一步打開這個打印服務器配置,看看相關的事項。
終于在DHCP Cfg選項夾中發現了故障的根源!默認情況下,打印服務器是具有DHCP功能的,是它重新賦予因斷電而丟失IP信息的HP5000網絡地址,甚至還為網絡上沒有分配IP地址的電腦提供服務,由于一開始就按照靜態分配IP地址,并沒有留意打印服務器的DCHP功能。找到原因后,將上圖的“DHCP startup”設置改為“Disable”,再單擊“Write”,確定保存。從而關閉了打印服務器的DHCP功能。
故障分析
重新梳理下故障發生的來龍去脈:突然的停電使得HP5000網卡上配置的IP信息丟失,來電后,沒有關閉電源的打印機和繪圖儀(外聯打印服務器)首先啟動,打印機沒有IP地址,于是向網內發出請求,打印服務器收到請求后,立刻回應信息,即分配了一個地址給它,而這一切都稍先于服務器。因此,當服務器登錄的時候,就出現了IP地址沖突的提示。
經驗總結
這個故障其實追溯起原因來并不復雜,順藤摸瓜最終總會找向打印服務器。但它從另一個角度提醒我們在日常的工作中要熟悉工作環境內設備(網絡通信交換設備、電腦、服務器等)的功能特性,最大限度地挖掘設備自身所具有的功能,只有熟知了設備所具備的功能,當出現故障時,我們通過聯想與思考,才有可能快速地鎖定引起故障的源頭,進而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