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面臨數據數據歸檔問題時,普通企業就象在玩搶分游戲一樣。一方面,出于查找和競爭的原因,企業們必須 增強搜索和保留容量;另一方面,它們又必須減少存儲設備以節省空間和能源。解決這種問題的簡單做法就是找到一種方法,在不增加存儲器占地面積的情況下增加 容量,但是從現實的角度來說,這是易說不易做的。當然,那并不表示人們就不會向著這個方向努力和嘗試了。正如虛擬化技術已經走出服務器的范圍,應用于更廣闊的領域一樣,數據歸檔技術也是如此。
英國的Plasmon PLC公司推出了最新版Enterprise Active Archive平臺,這個平臺將虛擬化技術與磁盤和光學技術結合在一起,構建了一個多級存儲系統。這個系統可以使用Plasmon公司的Ultra Density Optical存儲器,后者的容量在1TB到78TB之間。 雖然EEA軟件增強了搜索功能之后,簡化了跨存儲媒介的搜索,但是自動化管理和政策管理是由Nexsan公司的Assureon軟件提供的。
虛擬化主要集中在政策和數據管理上,這樣磁盤和UDO設備就都可以作為數據歸檔目標。這樣就可以建立一 套與各種存儲技術相匹配的服務水平,利用一個密集存儲設施來同時滿足數據歸檔和災難恢復的需求。
虛擬化在IBM的數據歸檔解決方案中也發揮著很重要的作用。IBM最近剛剛在墨西哥 Guadalajara開放了一個新的數據歸檔開發中心,幫助頂級客戶開發長期存儲解決方案。 這個全球數據歸檔解決方案中心將模擬現實企業環境,展示如何將虛擬化、服務管理、云計算和其他技術按照IBM的新企業數據中心模型整合在一起。
大型企業財力雄厚,可以根據數據歸檔需求配置最新虛擬化技術,但是中小型企業在擴展存儲系統時在空間和 成本方面所受的限制相對較大。Mimosa Systems公司剛剛推出了NearPoint File Systems Archiving并希望借此進入中小型企業用戶數據歸檔市場。 這個系統保留著所有文件的全局實例,可以釋放近線存儲陣列中的空間。 這不但將數據歸檔數據移出了價格昂貴的存儲系統,而且減少了因文件擴展太多而導致數據損壞的可能性。
盡管相關技術已經取得了一定的進步,在可預見的未來,數據歸檔可能仍是數據中心中的一個主要成本支出。 由于隨著時間的推移,積累的數據量越來越多,存儲擴展將是不可避免的問題。 但是如果使用合適的技術組合,也許我們可以將這方面的成本或者問題減少到最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