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各種網絡應用在不斷增多:數據、視頻、語音、多媒體通信、視頻會議、數據共享等多種功能,很好地滿足了多媒體網絡通信和各直屬機構的機要通信和電子辦公的應用需求;同時,局域網內各種網絡垃圾問題也層出不窮、日益嚴重:PC機管理的P2P下載、游戲、炒股、QQ(MSN),非法修改IP地址,卸載殺毒軟件,安裝游戲、炒股軟件以及BT下載軟件等,PC機的硬件配置也有不同程度的修改,資產管理存在一定的漏洞。
困惑一:網絡管理軟件功能有多強大,智能到什么程度?
在紛雜的媒體資訊中,傳遞給網絡工程師的聲音是“網絡管理軟件功能強大、簡單易用、智能自動”這個現象,容易導致運維人員對網絡管理軟件過度的遐想和過高的期待。
目前網管系統中的桌面安全管理(包括資產管理、知識庫管理)、網絡的性能優化管理、網絡出現故障能及時關聯到防火墻、交換機、服務器以及電信線路、布線系統,服務器系統的及時監控等功能最能適合政府行業。
網絡管理中的城域網和廣域網日常運維,借助網絡管理軟件,能判斷出網絡狀況,但真正出現問題時,必須現場由工程師來解決問題。
任何一家廠商的網絡管理系統也沒法智能到“無需人員出動”程度,簡單的常見故障是可以通過網管系統自動恢復,這也要求廠家需提供更周到的售后服務和人性化工具,以方便用戶快速解決問題。至于有的管理人員擔心是不是每次都要軟件提供商技術人員配合實施或親自去現場解決問題,這個問題有些多慮,國內軟件已經很成熟,不會這么脆弱,它經得起市場考驗。網絡管理軟件,目前最大的作用就是對網絡基礎架構和應用系統的實時監測、及時報警、報表統計與分析,它發揮的是“監和管”的功效,無法實施“控”的職能,更無法替代人工的實際操作。
困惑二:桌面安全產品的實際應用似乎不那么理想?
安全管理主要實現安全等級保護,理論上來說是不存在什么問題,具體到一些實際問題時,可能存在安全產品的“堆積”與不兼容,不能實現動態的、統一平臺的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部分,建議用戶在采購和選型階段,一定要從長遠規劃著想,與方案提供商多溝通、獲取足夠的咨詢信息;雖然廠家提供的免費咨詢比不上正規咨詢公司那樣理論、全面,但廠家實戰經驗豐富,相信一定會提供很多參考建議,可進行選擇性采納。另外,廠家的技術支持工程師或咨詢人員,也都難免會面臨不同層次上的短板,誰也不能是個全才;這必然要求我們用戶在選購的時候,一定要聽取來自不同角度的意見和見解,聽聽專家的聲音,多方搜集相關素材和資料,力爭成為半個行家里手。
當然,這樣的要求對政府行業的工程師來說,要求有些高;畢竟“術業有專攻”,我們不能要求每個工程師或科長、處長都成為領域里的專家;信息化涉及的方向千頭萬緒,若每個方向上都想成為專家,不僅非常累人,也不太現實。最好的方案,還是在實際應用中,進行測試、對比,用事實來說話。
困惑三:網絡管理系統到底該如何定義?
相比前幾年簡單的“網絡管理軟件”僅指設備管理而言,現在的網絡管理已經隨著需求的激增和資訊的爆炸,意義顯得非常寬泛了?,F在,桌面管理、設備管理、安全管理、應用管理等很多都歸納在這個系統里。用戶在選擇網絡管理軟件的時候,似乎哪款產品都是自己需要的。建議抓住核心需求,痛心拋卻非重要非緊急的需求,做好“重要但不緊急”的事務規劃,沉下心來研究和用好目前將要引進的產品,發揮出它的最大功效。
以廣通在全國公安、軍隊、勞保等部委級項目的實施經驗來講,廣通信達認為政府行業的需求現階段大部分主要集中在服務器管理、網絡管理和設備管理。在部委和省級信息化建設中,已經開始呈現新的趨勢:ITIL理念和解決方案的引進。當然,這是信息化走在前列的單位才能在目前走到這一步。畢竟,只有當走完網絡基礎建設、應用系統建設、數據集中之后,才涉及到IT運維和ITIL流程、事件管理等IT治理需求。
“最為適合政府行業”的網管系統,是大的意義上的網管系統,它真正的實現是由網管系統相關周邊解決方案的累加完成。廣通在全國范圍內部署的公安網管系統,應該是政府行業網絡工程師心目中的滿意網管系統的標準,Broadview 公安系統,集結了資產管理、內網安全管理、行為管理、執勤系統、層級上報系統、集中運維、集中展現等解決方案,融入全國公安IT體系,成為一個鮮明的旗幟。
困惑四:軟件廠商到底能提供什么程度的服務和技術?
這個疑惑,主要在于網管系統的實用性和市場供需問題。網管系統從理論上來講,都是個好東西,很吸引人,似乎能幫我們把所有的疑惑和問題都解決掉;從應用上來看,確實存在很多問題,這和網管領域廠家的認知和技術沉淀有很大關系,并不是說只要是家網管系統提供商,他就能解決掉所有的問題,需要甄選識別,需要測試、試用,需要進行前期的磨合。對于應用的深度,這和前期需求的溝通有很大關系;而且,這里還有一個實情,政府行業在IT 網絡管理方面的投入并不如我們想象中的那么大;或者說,解決掉問題所需花費的成本,雙方還未達成一個理想的共識;作為廠商來講,面對的是政府行業眾多的不同網絡環境的用戶,我們只能盡量滿足共性需求的網管產品和方案;而對于想要個性貼切的產品和方案,那就需要進行個性化的定制了;或者說進行部分二次開發。
還有一點就涉及到廠家的服務和技術問題。有些單位在IT實施中難免會遇到廠商派人來協助解決問題無功而返,因此對所有IT廠商的服務都持懷疑態度。這里,需要做進一步分析:首先,不同廠家都是由不同專業的人才來組成基石,所以不能抱希望是廠家派來的人就一定是技術好的高人,就能解決問題。若是技術功底不夠好,自然就會出現廠家來了人,沒解決問題,又回去了。這個現實的問題,需要雙方配合溝通好,將問題的呈現、問題的根結、預期的解決方案等進行詳盡的溝通;雖然個人里力量是有限的,但要相信團隊的力量,一個人解決不了的問題,在廠家進行“專家會診”、行業里的專家集思廣益,是肯定可以拿出一個解決方案的。
目前國內網絡管理領域,已經有了很大建樹,是值得用戶和廠家共同慶賀的事情;至于理想的“人性化和智能化”的實現,還確實有一定的差距,需要用戶、廠家、媒體、協會機構各方共同努力,一起來早日實現“大家都滿意”的網絡管理產品、解決方案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