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中常說的ACL是Cisco IOS所提供的一種訪問控制技術,初期僅在路由器上支持,近些年來已經擴展到三層交換機,部分最新的二層交換機如2950之類也開始提供ACL的支持。只不過支持的特性不是那么完善而已。在其它廠商的路由器或多層交換機上也提供類似的技術,不過名稱和配置方式都可能有細微的差別。本文所有的配置實例均基于 Cisco IOS的ACL進行編寫。
基本原理:ACL使用包過濾技術,在路由器上讀取第三層及第四層包頭中的信息如源地址、目的地址、源端口、目的端口等,根據預先定義好的規則對包進行過濾,從而達到訪問控制的目的。
功能:網絡中的節點資源節點和用戶節點兩大類,其中資源節點提供服務或數據,用戶節點訪問資源節點所提供的服務與數據。ACL的主要功能就是一方面保護資源節點,阻止非法用戶對資源節點的訪問,另一方面限制特定的用戶節點所能具備的訪問權限。
配置ACL的基本原則:在實施ACL的過程中,應當遵循如下兩個基本原則:
最小特權原則:只給受控對象完成任務所必須的最小的權限
最靠近受控對象原則:所有的網絡層訪問權限控制
局限性:由于ACL是使用包過濾技術來實現的,過濾的依據又僅僅只是第三層和第四層包頭中的部分信息,這種技術具有一些固有的局限性,如無法識別到具體的人,無法識別到應用內部的權限級別等。因此,要達到end to end的權限控制目的,需要和系統級及應用級的訪問權限控制結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