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在給朋友修電腦過程中,碰到了電腦硬盤容量被修改過的情況:顯示為120G的硬盤實際上僅僅為20G。這臺電腦是朋友在網上購買的。毫無疑問,他被騙了,可是騙子是怎樣做到的呢?把小硬盤做成假的大硬盤常用方法有以下兩種:
第一種方法是復制分區。用Windows里面帶的DOS外部命令SUBST,SUBST是一個虛擬軟盤命令。例:以SCSI9.1G改20G為例,先分C盤為3.5G,格式化后重裝系統,剩下做D盤。然后在D盤上創建子目錄E、F,再把子目錄E、F隱藏。最后編輯AUTOEXEC.BAT自動批處理文件,在此文件里面加入以下兩行命令(SUBST空格E:空格D:\E)(SUBST空格F:空格D:\F),重啟后,在系統里面就四個區的了。而硬盤也顯示為大硬盤了。這樣做出的硬盤E、F盤是不能在系統里面進行磁盤掃描的。
第二種方法比較難分辨,這種方法是利用分區表出錯做出的。騙子要先裝好系統,然后用分區工具再分擴展分區,這種方法第一次不一定成功,有時需要做多次才成功。例:以SCSI9.1G改20G為例。首先分C盤為4.5G格式化,裝系統(剩下的空間先別分,留著)。裝好系統,在DOS下運行分區工具SFDISK,分擴展分區:D盤分100M,剩下給E盤(注意D盤不要格式化,只格式化E盤就可以了),重啟,系統里面也是四個區。有時不是一次就成功,要多做幾次嘗試分后面的擴展分區。假如要分成30G的話,就在中間多分一個不用格式化的100M的分區。為什么要用SCSI硬盤呢,就因為SCSI在CMOS里面看不到參數。用IDE盤也可以做,先插一個40G的進CMOS里面認參數并儲存,接著再插上一個10G的不要再認參數,然后再分區格式化,硬盤就顯示為40G。這種方法做出的假硬盤,每個盤都可以進行系統的磁盤掃描,很難辨別出,但是如果重新安裝系統就會原形畢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