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在某個網絡上的兩臺計算機在相互通信時,在它們所傳送的數據包里含有某些附加信息,這些附加信息就是發送數據的計算機的地址和接受數據的計算機的地址。當網絡中存在以IP協議為基礎的通信時,這些發送和接受數據的地址就是IP地址。
基本地址格式
現在的IP網絡使用32位地址,以點分十進制表示,如172.16.0.0。地址格式為:IP地址=網絡地址+主機地址 或 IP地址=主機地址+子網地址+主機地址。
IP地址類型
最初設計互聯網絡時,為了便于尋址以及層次化構造網絡,每個IP地址包括兩個標識碼(ID),即網絡ID和主機ID。同一個物理網絡上的所有主機都使用同一個網絡ID,網絡上的一個主機(包括網絡上工作站,服務器和路由器等)有一個主機ID與其對應。IP地址根據網絡ID的不同分為5種類型,A類地址、B類地址、C類地址、D類地址和E類地址。
1. A類IP地址
一個A類IP地址由1字節的網絡地址和3字節主機地址組成,網絡地址的最高位必須是“0”, 地址范圍從1.0.0.0 到126.0.0.0。可用的A類網絡有126個,每個網絡能容納1億多個主機。
2. B類IP地址
一個B類IP地址由2個字節的網絡地址和2個字節的主機地址組成,網絡地址的最高位必須是“10”,地址范圍從128.0.0.0到191.255.255.255。可用的B類網絡有16382個,每個網絡能容納6萬多個主機 。
3. C類IP地址
一個C類IP地址由3字節的網絡地址和1字節的主機地址組成,網絡地址的最高位必須是“110”。范圍從192.0.0.0到223.255.255.255。C類網絡可達209萬余個,每個網絡能容納254個主機。
4. D類地址用于多點廣播(Multicast)。
D類IP地址第一個字節以“lll0”開始,它是一個專門保留的地址。它并不指向特定的網絡,目前這一類地址被用在多點廣播(Multicast)中。多點廣播地址用來一次尋址一組計算機,它標識共享同一協議的一組計算機。
5. E類IP地址
以“llll0”開始,為將來使用保留。
全零(“0.0.0.0”)地址對應于當前主機。全“1”的IP地址(“255.255.255.255”)是當前子網的廣播地址。
在IP地址3種主要類型里,各保留了3個區域作為私有地址,其地址范圍如下:
A類地址:10.0.0.0~10.255.255.255
B類地址:172.16.0.0~172.31.255.255
C類地址:192.168.0.0~192.168.255.255
【友情提示:如果你的地址是私有地址,那么恭喜你,你是內網用戶,你不能使用一些需要公網ip的軟件】
子網掩碼
子網掩碼是一個32位2進制地址,用于快速確定ip地址的哪部分表示網絡號,那部分標識主機號,判斷2個ip地址是否屬于同一網絡,這樣就產生了子網掩碼,子網掩碼是按照ip地址格式給出的,a,b,c類的子網掩碼如下
a:255.0.0.0
b:255.255.0.0
c:255.255.255.0
如:10.65.96.1是a類ip,所以默認的子網掩碼就是
255.0.0.0
例如
202.10.138.6和202.10.138.95是c類的ip
所以掩碼就是
255.255.255.0
進行運算后得出兩者網絡號相同,說明2主機位于同一網絡。
子網掩碼的另一個用處就是劃分子網,在實際營中中,經常遇到網絡號不夠用的問題,需要把主機號標識部分的一些2進制位劃分出來標識子網
動態和非動態ip
網絡的主機ip有固定和動態ip之分,對于一些提供internet服務的機構
如信息港了,開發了【www,ftp,telnet,E-mail】服務的服務器,通常需要對外公布一個固定ip,方便用戶訪問。
這些機構往往有專線接入,ip是固定的。對于撥號上網【包括adsl撥號】的用戶,由于上網的時間和空間的非固定性,為每個人提供一個ip地址是對ip資源的極大浪費。
所以這些用戶要撥入其isp的DHCP服務器時【會獲得一個不固定的ip】
當然有范圍限制的。
而在其每次連接時間內是固定的而不是隨時變化的,而任意兩次連接的獲得的ip是不重復的。
查詢ip
查看自己的ip可以使用下面的方法
win98中使用“運行”然后輸入“winipcfg"
里面顯示了ip地址,網關,子網掩碼,等詳細信息
對于NT用戶可以在cmd下使用inconfig來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