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我硬盤里共有三個FAT32 分區。由于都有內容,只能慢慢整理,慢慢轉換。由于概念不清,基礎知識不扎實等,走了很多彎路。
第一次轉換
最初我是想能不能無損數據完成轉換的,但沒有找到相關資料。就想到了下面的方法:
用fdisk刪除一個分區,然后再新建一個分區; 重啟(fdisk提示說重啟后才生效);
mkfs;
修改/etc/fstab;
mount -a;
可是實踐時,出了大麻煩。執行完第一步后,機器已經起不來了,搞了半天才知道,第一步已經改變了分區表,hdaX的X很多都變了。于是用live-CD啟動,上網找了一堆資料,終于在RecoveringUbuntuAfterInstallingWindows指導下搞定了。
第二次轉換,也就是今天,我剛剛做的。
umount /dev/hdaxx
用fdisk的t命令改變分區格式,改成83(linux);
重啟;
用mkfs.ext3 /dev/hdax或mkfs -t ext3 /dev/hda建立新的文件系統;
修改/etc/fstab;
mount -a;
成功了,但卻無法往分區上寫東西。
重啟后就可以寫了。
總結
要注意區別分區和文件系統,用fdisk只是為了改變分區格式,用mkfs才是建立我們熟悉的vfat,ext2,ext3等文件系統。第一次做lfs時,我忘了改變分區格式,結果無論如何都啟動不了lfs,重做了幾遍,還好有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