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需要強調的是,很多中小型企業考慮成本因素通常會選擇手動操作,但實際情況是手動操作大大的增加了備份過程中因人為錯誤而導致的損失。
研究顯示人為錯誤是排在媒介錯誤之后,導致備份失敗的第二大原因,但實際上大部分的媒介出錯也是由于人為因素造成的。因此在設定備份系統的初期,存儲系統規劃人員必須向業務人員詳細征詢意見,畢竟這些數據的使用者仍然是這些業務系統的人員。他們的意見能有效防止無效備份的情況出現。
四、備份介質:備份介質是系統數據進行存儲或備份的存儲載體。考慮備份介質需要考慮三方面的指標:1.備份的成本,2.備份對前端業務的影響,3.恢復的速度。一般而言,磁盤作為備份介質有備份速度快,對前端業務影響較小,恢復速度快的優點,但同時也帶來高昂的備份成本。
除磁盤以外,還有磁帶、光盤等等更為便宜的備份介質。一般如果不要求7*24小時業務連續運營,企業可以采用磁帶作為備份介質,選擇在夜晚業務不太繁忙或者停頓的時候進行備份操作,這樣盡管備份時仍然占用較大的系統資源,但對前端業務影響已經非常小了。
同時,有一些企業會采用不同的備份介質來平衡成本和性能的需求。例如關鍵業務數據先備份到SATA磁盤上,再通過磁盤備份到磁帶設備,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多級備份機制。
五、保證良好的一致性
所謂備份一致性是指整個組織中以同樣的方法一致地處理所有的備份和恢復,對于小企業來說,無非是一個磁帶機支持一個備份服務器,這種情況下,備份一致性并不是需要強調的優點,而是最基本的特點。
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需要備份一個以上的系統,要做到一致性可不像以前“一個大磁帶支持一個大機器”的時代那樣容易了。當今世界瞬息萬變,企業組織結構變化也會對備份系統產生影響,廠商所鼓吹的類似信息周期管理這種新概念也會要求有復雜的備份系統,還有SATA這種便宜的近線存儲介質的出現,都會導致一些分散的備份系統的出現。
雖然統一的備份是大勢所趨,但企業里面不可避免會存在多個備份系統,這時候系統管理員的工作就是讓大家保持步調一致。如果不能在整個組織中以同樣的方法一致地處理所有的備份和恢復,那么備份就會變得更加難以下手。而且當我們需要使用這些備份的時候,會發現我們面對的是一團亂麻,毫無頭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