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 隆重發布2012年全球CEO調研報告
IBM 2012年全球CEO調研報告發布會 主會場
IBM大中華區全球企業咨詢服務部資深合伙人 趙麗芳
2012年7月3日,北京,IBM公司(NYSE:IBM)在北京召開了盛大的發布會,公布了其最新的《2012年IBM全球CEO調研“中國洞察”》報告。該報告指出,在未來三到五年中,技術經濟因素尤其是互聯經濟將是影響全球企業發展最重要的外部力量。針對中國CEO更關注宏觀經濟和企業全球化,但對技術因素和協作創新關注明顯不足的特點,該報告特別建議中國企業加強對互聯經濟的理解和實踐,并提出三項制勝之道:“以價值體系激勵員工”、“以個性服務贏得客戶”,“以伙伴關系促進創新”,助力中國企業把握互聯經濟下的發展機遇,實現企業智慧增長。
IBM副總裁、大中華區全球企業咨詢服務部總經理于雪莉女士、IBM大中華區全球企業咨詢服務部資深合伙人趙麗芳女士、IBM大中華區全球企業咨詢服務部合伙人陳力先生、IBM大中華區全球企業咨詢服務部合伙人李愛新女士參加了本次發布會,并針對報告中所闡述的全球CEO所關心的熱點問題和中國企業的發展趨勢進行了深入的介紹。
從2004年開始,IBM每隔兩年發布一次《全球CEO調研報告》,至今已歷經十個。2012年《IBM全球CEO調研報告》調研的規模最大,被訪問的CEO人數從2004年的456人增加到今年的1709人,范圍遍及全球64個國家和地區的18個行業,其中大中華區有102位CEO參與了本次調研的訪談。
IBM副總裁、大中華區全球企業咨詢服務部總經理于雪莉女士介紹說:“從2004年發布第一本《IBM全球CEO調研報告》到現在,IBM已經積累了5000多位CEO的采訪數據。我們對此進行了廣泛的分析和挖掘,這樣的調研方法和規模使IBM具有了國際領先的對全球企業和行業發展的洞察力。同時,IBM憑借十年服務轉型所積累的咨詢服務經驗,利用自身領先的商業洞察、行業知識和研發實力,能夠幫助中國企業客戶有效管理變革實現創新,助力中國企業把握快速變化環境下出現的新機遇,實現自身的智慧成長!”
三大制勝之道,把握互聯機遇
近些年,移動互聯網和社交媒體應用的興起,徹底改變了人與人、人與企業、企業與企業之間的溝通方式。隨著物聯網、傳感網絡將物理系統與社會系統越來越緊密的連接在一起,互聯經濟開始滲透到工業生產、商業流通、社會管理等各個領域。互聯經濟是指源于數字化、社會化媒體、移動化的相互融合所產生的新型經濟模式,已經成為在全球范圍內影響社會、組織以及經濟變革的重要因素。
IBM大中華區全球企業咨詢服務部資深合伙人趙麗芳表示:“互聯經濟的興起必將迅猛而深刻地改變商業世界的競爭態勢乃至游戲規則,而對互聯經濟擁有清晰認知,把握互聯經濟特點,抓住互聯經濟機遇,則是中國企業在新一輪市場競爭中制勝的關鍵。”在這次調研中,全球CEO們普遍認為,互聯經濟形勢下企業未來可持續的經濟價值將主要來源于人力資本、客戶關系以及產品和服務創新。基于對全球和中國參與調研的CEO觀點的分析總結,IBM對于中國企業未來的發展提出了三項主要建議:
- 以價值體系激勵員工。互聯經濟時代,企業通過社會化媒體等方式為員工協作、創造價值提供新的機會和方式,這就要求企業的組織管理模式更為開放。而在嚴格的管理與組織開放之間取得平衡是企業面臨的首要問題。在調研當中,IBM發現,績優企業的CEO更加傾向于組織的開放性,更愿意以鼓勵協作的方式來管理組織,并通過價值體系來激勵員工,而不僅僅是用規章制度來約束員工需要企業建立共同的信念。同時,企業的管理者還需要充分運用互聯技術建立真正有價值的員工網絡,并提供有效工具和途徑鼓勵員工進行協作創新,從而培養能夠應對未來挑戰、實現企業未來戰略的企業領導者和員工。
- 以個性服務贏得客戶。互聯經濟時代,客戶與企業交互的方式發生了根本變化,企業了解客戶、贏得客戶、服務客戶的模式相應也發生了根本變化。新模式的關鍵,在于將每一個客戶當做獨特的個體對待,而核心能力是在“大數據”時代獲取并挖掘客戶數據,形成業務洞察,并快速采取行動,從而推動企業創造價值。在調研當中,IBM發現,績優企業應用數據的能力比績效不佳的企業高一倍左右。因此企業需要高度重視對于“大數據”能力的構建和增強,讓數據成為企業洞察客戶的關鍵資源。同時需要改造企業與客戶交互的機制和渠道,通過移動互聯技術,提供可訂制化的貼身客戶體驗,以便對于客戶的個性化需求進行快速響應。
- 以伙伴關系促進創新。互聯經濟形勢下,企業將不可避免地更多地采用與外部合作伙伴協作創新的模式,來提升自身的市場競爭能力。在調研中IBM了解到,未來三到五年中,68%的績優企業將為了創新而進行業務和技術整合,48%的績優企業計劃進入新的行業,37%的績優企業預期獲得新的收入來源,這些數字都遠遠高于業績不佳的企業。通過合作來促進創新,需要企業從應用新的移動互聯技術方面出發,改變與合作伙伴傳統的協作方式。同時,在企業內部的每一層都需要培育和鼓勵合作,打破協作界限,探索創新型的合作關系,從而實現在跨行業領域的突破發展。
五大特征,體現中國企業發展的新訴求
本次CEO調研共面訪了102位大中華區企業CEO,其中包括大陸企業CEO 67人。通過對比中國企業與全球企業的觀點,能夠總結出中國企業在未來發展訴求方面的五大特點:
- 在大多數領域,中國CEO與全球CEO的認識是同步的,個別領域甚至有趕超之勢。例如,在通過大規模投資提升大數據洞察能力的意愿方面,中國CEO甚至超過全球的平均水平,這也充分反映出中國企業在提升自身競爭實力方面的迫切性。
- 中國企業對于宏觀經濟保持高度關注,而對于技術因素的重視程度則不如國外企業。中國CEO們對于宏觀經濟的期待可以理解為目前中國經濟尚處于一個非常關鍵的轉型期,但是似乎對于科技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存在認識不足,與國外CEO將科技因素列為互聯經濟下企業發展的最重要外部因素相比,有明顯差距。
- 相對比國外同行,中國CEO們在變革組織結構、治理模式、外部協作、領導團隊等方面有著更強的意愿。在未來三到五年中,計劃對以上領域進行變革的中國企業,按比例比全球同行要高35%,體現出中國企業蒸蒸日上的特有活力。變革的意識和能力是企業發展轉型的關鍵,因此中國企業總體上對未來仍呈現樂觀的發展態勢。
- 中國企業特別關注全球化。在定義CEO的成功特性時,60%的中國CEO選擇了“全球思維”,高于全球平均48%的水平。數位中國CEO都將全球化列為自己企業面臨的最大的機遇和風險。這表明中國企業正處在“走出去”的關鍵時期。
- 中國企業對于協作創新的關注存在不足。中國CEO們在創新領域面臨諸多挑戰,但是對于與外部合作伙伴共同創新方面意愿明顯不足。在調研中,有高達57%的中國CEO希望盡可能在組織內部完成創新工作,高出全球水平11個百分點。相反,只有58%的中國CEO愿意與外部伙伴緊密協作進行創新,而中國企業對于為了創新而建立新的外部合作關系的意愿更是低至43%。這兩個數據分別低于全球水平13個百分點和10個百分點。這種狀況在未來可能會成為阻礙中國企業跨越創新鴻溝,需要引起高度重視。
IBM副總裁、大中華區全球企業咨詢服務部總經理于雪莉女士表示:“當今世界,外部經濟環境仍然充滿不確定性,但互聯經濟的崛起已經成為對企業最積極的宏觀因素之一。互聯經濟是機遇,也是挑戰,需要企業通過新科技和新商業思維來駕馭和引領。把握互聯經濟,并通過‘以價值體系激勵員工’、‘以個性服務贏得客戶’、‘以伙伴關系促進創新’三個方式,中國企業將能夠實現新的成長模式。IBM咨詢服務團隊將繼續與中國企業攜手,是客戶能夠確實把握互聯經濟時代帶來的全新機遇,實現企業智慧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