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天,我們的數據保護或許可以做到這樣:當發現我們的一個錯誤補丁,數據誤操作發生后,數據管理員可以淡定地打開管理界面,問道“數據是何時發生錯誤的,精確到秒!”,“錯誤發生后我看到的時間是10點15分32秒,錯誤的操作不到一分鐘…”“那保險一些!10點14分30秒吧。”當數據管理員拖動數據恢復時間軸,用戶發現所有數據都恢復到了故障發生前的那個時刻。
這在傳統的數據保護中,似乎有些不可思議。傳統容災思想將主機和存儲隔離,將集群、備份、鏡像、容災隔離,各自系統單獨建設。而連續性數據保護(CDP)的容災方式針對整個系統。而且更重要的是,CDP可以不僅預防硬件故障,還可以恢復由于人為錯誤,軟件故障或病毒等引起的軟件故障。
CDP并非是快照,快照是以固定的時間間隔保存數據,比如一小時一次,采用快照技術只能把數據恢復到其中一個預定的時間點的數據狀態,也就是說“CDP可以恢復任何一次數據改變”。這里要注意區分CDP和類CDP產品,類CDP采用的是一種時間間隔很短的快照技術,比如每5秒鐘一次的快照,其同樣可以應對頻繁變動的數據,但絕不是每一次。
目前主流的存儲廠商都推出了其各自的CDP產品。國內用戶可以選擇從賽門鐵克、飛康等公司購買單獨的軟件許可進行部署,或通過IBM、EMC、Fujitsu等廠商購買軟硬件結合的產品。
CDP并不是太新鮮的技術或理念,但至今仍處于應用的起步階段。歸其原因,就是CDP并不是適用于所有的數據應用的,盡管很多廠商和分析師目前很多時候都高估了CDP的應用價值。一個連續性數據保護系統的部署價格在傳統備份的5倍左右,其中包括額外的硬件、通訊和軟件費用。而且部署諸如Symantec Veritas Volume Replicator需要支持VxVM文件系統,對于沒有應用VxVM的系統需要重新部署。
總體來說,連續性數據保護并不適用于價值不大,且不經常變動的數據。而對于以下幾類用戶,CDP或許是不錯的數據保護方案。
1、 金融用戶應用,企業的在線實時計費系統:對于這類系統,任何的數據丟失和系統宕機都是不可接受的,數據價值極大。而且在故障發生后需要即時的數據恢復,不管是在本地還是遠程。
2、 各分散系統的統一數據保護:這種系統中,數據來自不同廠商在不同時期提供的不同的存儲陣列中,如果采用傳統的備份和恢復方式,要保證整體系統在短時間內恢復起來是無法想象的。比如在醫院中的HIS系統、PACS系統等,有諸多分散而相對獨立的子系統組成,或再如具有大量分支機構的公司,且各分支機構原本分開部署各自的數據庫系統。
3、 已有磁盤設備,計劃利舊用以建設大型遠程備份站點的用戶:這些用戶或許對原磁盤陣列供應商的服務能力提出質疑,或希望引入其他供應商提供更高端的主存儲產品。而且有充足的預算建設數據保護環境,包括遠程數據保護。
最后,今天炙手可熱的存儲虛擬化和連續性數據保護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技術,雖然很多存儲虛擬化產品亦提供相應的遠程備份選項,但其存在嚴重的性能瓶頸,不適合于關鍵數據的保護。
原文鏈接:http://www.searchstorage.com.cn/showcontent_492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