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數據中心可以實現企業異構數據環境無法支持的有效的數據交換,全面、集中、主動并有效地管理和優化IT基礎架構,實現信息系統的高可管理性和高可用性,保障了業務的順暢運行和服務的及時傳遞,最終以良好的服務贏得用戶。企業數據中心通過實現統一的數據定義與命名規范、集中的數據環境,從而達到數據共享與利用的目標。企業數據中心按規模劃分為部門級數據中心、企業級數據中心、互聯網數據中心以及主機托管數據中心等。通過這些規模從小到大的數據中心,企業可以運行各種應用。一個典型的企業數據中心常??缍鄠€供應商和多個產品的組件,包括:聯網設備、服務器、存儲設備等等。這些組件需要放在一起,確保它們能作為一個整體運行。
我們知道,數據中心是企業應用業務服務的提供中心,是數據運算、交換、存儲的中心。它結合了先進的網絡技術和存儲技術,承載了網絡中80%以上的服務請求和數據存儲量,為客戶業務體系的健康運轉提供服務和運行平臺。數據中心應采用服務、應用、存儲相分離的架構,有效降低了管理維護的成本,同時也能滿足日益增長的業務數據對系統擴容的需求。一個完整的數據中心由網絡系統、應用服務系統、存儲系統、遠程容災系統、網絡管理系統等部分組成。 網管bitscn_com
數據中心以網絡系統為依托,因此首先應保護網絡系統平臺的高可靠性,避免因網絡系統的故障和性能瓶頸等影響企業關鍵業務的運行??赏ㄟ^三層交換技術,有效抑制廣播風暴,保證關鍵業務的數據傳輸;通過鏈路冗余和負載均衡技術,保證系統的高可用性;通過鏈路聚合技術,提高網絡傳輸性能,消除網絡瓶頸等等。
一、數據中心網絡建設規劃設計原則
1、可擴展性
為適應業務的發展、需求的變化、先進技術的應用,數據中心網絡必須具備足夠的可擴展來滿足發展的需要。如采用合理的模塊化設計,盡量采用端口密度高的網絡設備、盡量在網絡各層上具備三層路由功能,使得整個數據中心(IDC)網絡具有極強的路由擴展能力。功能的可擴展性是IDC隨著發展提供增值業務的基礎。
2、可用性
包括網絡設備和網絡本身的冗余。關鍵設備均采用電信級全冗余設計,采用冗余網絡設計,每個層次均采用雙機方式,層次與層次之間采用全冗余連接。提供多種冗余技術,在不同層次可提供增值冗余設計。
3、靈活性
靈活的目的是實現可根據數據中心不同用戶的需求進行定制,網絡/設備能夠靈活提供各種常用網絡接口、能夠根據不同需求對網絡模塊進行合理搭配。
4、可管理性
網絡的可管理性是IDC運營管理成功的基礎,應提供多種優化的可管理信息。完整的QoS功能為SLA提供了保證,完整的SLA管理體系,多廠家網絡設備管理能力,網絡性能分析以及準確及時的網絡故障報警、計費等。
5、安全性
安全性是IDC的用戶最為關注的問題,也是IDC建設中的關鍵,它包括物理空間的安全控制及網絡的安全控制。
二、數據中心網絡布線規劃
對于動態、不斷演進的數據中心環境來說,更強大的網絡連接是不變的需求。無論是企業或公共服務數據中心,都要盡可能保障網絡基礎設施能夠提供可擴展帶寬、冗余業務備份、靈活性、安全性并方便移動、增加和變更。為保障服務的可信賴性,數據中心必須使用高密度、方便使用與部署的高品質布線系統。
數據中心機房應當采用光纖網絡布線,使企業更經濟地實施數據中心應用,來進一步滿足數據存儲以及局域網內服務器和交換機之間的數據快速交換,便于將來網絡升級換代,節省投資,避免浪費,給我們提供了一個靈活、安全、高性能價格比的布線系統。
三、數據中心KVM網絡集中管理規劃
KVM 的意思是"鍵盤、顯示器及鼠標", 這三項加起來稱為一組 KVM 操作臺。KVM 切換器的主要目的是讓統一組 KVM 操作臺可以連接到許多臺設備(包括網絡設備和服務器),這可以讓使用者從操作臺訪問及控制許多臺計算機或服務器。 數據中心 KVM 解決方案可以提供最可靠、有靈活、安全的多重使用者遠程訪問及控制,數據中心一般采用數字式與模擬式 KVM 切換器集合,來實現網絡的集中管理,使IDC的機房環境變得簡潔明亮,且有一個高效、安全、擴容簡單有序的集中控制環境。"獨立于網絡外"的模擬式 KVM 解決方案通常最適合中小型的數據中心,至于"網絡內"的數字式 KVM 解決方案,則最適合支持全國或全球的大型分布式數據中心。結合 KVM 切換器與集中管理軟件,為多個數據中心提供控制與管理的功能。無論是地區性或是全球性的管理,數據中心人員都可以從單一畫面使用單一 IP 地址,完全控制企業里的許多個數據中心。
四、數據中心網絡存儲和集群規劃
網絡存儲按照存儲設備與服務器的連接方式目前主要有三種形式:DAS(Direct Attached Storage,直接連接存儲)、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網絡附加存儲)、SAN(Storage Area Network,存儲區域網絡)。SAN特別適合于服務器集群、災難恢復等大數據量傳輸的業務環境。SAN是位于服務器后端,為連接服務器、磁盤陣列、磁帶庫等存儲設備而建立的高性能網絡。SAN將各種存儲設備集中起來形成一個存儲網絡,以便于數據的集中管理。SAN以數據存儲為中心,采用可伸縮的網絡拓撲結構,通過具有高傳輸速率的光通道的直接連接,提供SAN內部任意節點之間的多路可選擇的數據交換,并且將數據存儲管理集中在相對獨立的存儲區域網內。 網管網www.bitscn.com
數據中心為整個網絡提供應用服務,通常這些服務包括一些關鍵業務(如ERP、 MRPⅡ、HIS、PACS等)和其他功能服務(如WEB、FTP、MAIL、DHCP、DNS、WINS等)。對于關鍵業務和重要的功能服務采用集群技術提供冗余和負載均衡,可以有效地保證網絡的高效安全運轉。一個配置完善的應用服務器群,可以將應用平臺與服務平臺分離,降低網絡管理的難度,提高網絡運行效率;以最少的用戶端干預,達到最高的可用性,從而降低管理成本。 網管bitscn_com
集群是兩臺或更多臺服務器(節點)在一個群組內共同提供一種或多種應用服務。與單獨工作的服務器相比,集群系統能夠提供更高的可用性和可擴充性,是提供高可用性和增強企業應用軟件可管理性的有效途徑。高可用性表現在當一臺節點服務器或一個應用服務發生故障時,這臺服務器上所運行的應用程序將被集群系統中其他服務器自動接管,客戶端將能很快連接到新的應用服務上,最大限度地縮短服務器和應用程序的宕機時間。高可擴充性表現在集群允許在不中斷服務的情況下增加處理能力或存儲容量,從而提高了系統的可擴充性。企業中的關鍵業務應用均可采用集群系統以提供高可用性的穩定應用服務。
五、數據中心全面的網絡管理規劃
網絡管理系統是網絡管理員了解網絡性能的一個窗口,也是評估和調整網絡可用性的重要工具。網絡管理可以識別關鍵資源、網絡流量以及網絡性能,還能配置設備故障的閾值、提交精確的端到端分析報告。更重要的是通過網絡管理可以讓企業設置可用性策略,在系統出現故障或性能下降時自動啟動。
網絡管理系統按使用功能可分為兩種:一種是網絡設備管理,主要安裝網管軟件、服務器管理軟件、磁盤磁帶機管理軟件,以監視網絡流量、設備運轉狀態等情況。另一種是網絡桌面管理,對服務器或客戶機提供遠程管理、遠程配置、遠程遙控等功能,使管理人員不用離開數據中心就可以完成大部分技術支持工作。
隨著數據中心的發展,對系統和網絡管理提出新的要求。網絡管理必須走出設備管理的圈子,提供應用性能的清晰視圖,然后提供幫助用戶保證應用性能的工具。此外,還將面對更好地支持移動設備、網絡集成和安全管理的需要。由于數據中心的疆界可能超出了傳統機房的邊界,網絡管理確保分布式應用和無處不在的數據存取的強大性能。數據中心的網絡管理應當有效、合理的管理、協調好各種品牌的網絡設備以及服務器,讓設備發揮最大作用,全面實現網絡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