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我應該在什么情況下分別選擇非屏蔽、屏蔽、實心或者多股的跳線呢?
答:通常來說,在電磁干擾或射頻輻射比較嚴重的環境下,你應該選用屏蔽的跳線。然而,單獨使用屏蔽的跳線本身并不能完全消除這些干擾的影響,你需要配合一整套屏蔽布線方案來使用,包括屏蔽的線纜和屏蔽的接插件(配線架和連接頭等)
多股跳線通常用在工作區和電信間里,因為它比實心的跳線更加柔軟而有彈性,能承受更多次的反復彎折。但是多股軟跳線的衰減要比實心跳線嚴重,因此在長距離上不適合使用。
在一個開放的環境下,一根水平電纜從電信間直接拉到工作區常常不是很方便,甚至是不可能的,這樣就需要考慮集合點。簡單來說,水平電纜先從電信間拉到集合點,集合點通常位于其要管理的工作區域的中間位置。拉到集合點的水平電纜先被端接到一個卡接式配線架(如S210,S110,S66等)或者快接式配線架,然后再延伸到工作區。后延伸到工作區的這一段仍然屬于水平布線的一部分,因此根據ANSI/TIA/EIA-568-B.1商用建筑電信布線標準的要求,必須使用實心線纜。如果集合點中使用了快接式配線架,則必須使用實心單端跳線。該跳線的模塊化插頭一端插到集合點的配線架上,未端接的一端則端接到工作區的模塊上。
問:我的工作是為已安裝的布線系統提供維護支持,并對系統變更的配置提出意見以便提高新辦公室的性能和效率。我們使用各種各樣的傳輸介質(光纖,雙絞線等等),我想得到電纜性能的現場檢驗方法。特別是如何評估施工的性能。觀察點對點的丟包和PING的情況是否足以檢驗?這么做是否能夠保證理論的帶寬值?
答:準確驗證已經安裝好的通信電纜及接插件性能的唯一方法就是測試每條鏈路的每個性能參數。ANSI/EIA/TIA以及ISO/IEC 標準委員會制定了若干標準,要求對系統的性能參數如衰減,回波損耗,近端串擾等進行測試,并滿足其提出的要求和限制。關于標準的總覽參見:http://www.siemon.com/standards/default.asp。關于網絡應用的有關資料請參見:http://www.siemon.com/us/applicationguide/
因此,如果你的工地安裝了六類的電纜和接插件,那么每條鏈路必須使用現場測試儀按照六類規范進行測試。如果你僅僅檢查你電纜護套上和接插件上的等級標志,甚至你也測試了鏈路的連通性和最大長度,這些都不能保證布線系統的性能達到要求,因為其他幾個參數如果達不到要求仍會大大降低鏈路性能。因此所有的參數都必須測試。
光纖系統也遵循類似的原則,但是需要驗證的參數要少一些(長度和衰減)。
所有LAN測試設備的制造商均根據工業標準委員會所設定的標準來設定他們的現場測試儀,這樣工程人員或用戶都可以方便地來驗證他們系統的性能。
問:為什么雙絞線的絞合能抵消串擾?
答:雙絞線的定義是:攜帶相反極性的對地等值電壓的兩根相同導體,互相絞合以保持平衡。
信號串擾的定義是:一個通信線路從另一線路(耦合)接收的不需要的電磁信號。絞合兩個導體從而減少它們之間的距離幫助補償了外界干擾的接收。平衡線路的特性是兩個導體完全相同(相同長度,相同粗細)。它們的越是相同,距離越近,線纜就越能夠抑制外來的干擾。
問:我是一個用戶,我們近期訂購了一批超5類線纜,在驗收產品是將線纜截取了一段并剝除外皮,發現藍綠線對明顯比橙棕線對要絞合的緊密。我注意到其他廠家的5類線纜也是同樣的現象,請問這是視覺錯覺呢,還是就是如此,如果就是如此,請介紹為什么這樣設計?
答:在雙絞線生產工藝中,一般藍綠線對和橙棕線對各成一組,組內兩線對的絞距相對比較接近。但國際標準對究竟哪兩線對緊哪兩線對松并沒有強制性的規定。比如西蒙公司的雙絞線纜中就是橙棕線對的絞距相對緊密些。我們都知道雙絞線的線對絞合是為了平衡傳輸的需要,抵御外部的電磁干擾。而四個線對的絞距不等是為了獲得更好的線纜整體電氣性能,在與接插件端接配合時達到最佳的抗串擾狀態。不同的廠家在設計線纜產品時都會進行一系列的鏈路和信道試驗,來調整其物理參數(在國際標準允許的范圍內),包括線對的絞距、導體的線徑等,使得四個線對的測試結果在滿足國際標準要求的前提下盡量減少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