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線纜制造工藝的深入了解會有助于您甄別性能優異的布線系統,保護您的投資利益。
今天,網絡應用對其傳輸介質的要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高。20年前用于承載窄帶電話業務的雙絞線技術,現在被用來支持高達250Mhz帶寬的數字信息。然而,從外觀上感覺6類雙絞銅纜和最早的雙絞銅纜沒有很大區別。那么,是什么樣的技術革新使銅纜線可提供如此高的帶寬和杰出的電氣性能呢?
關鍵在于原材料、生產工藝和線纜構造的不斷改進,讓今天的線纜獲得這樣高的性能。
要生產出性能優異的非屏蔽雙絞線纜(UTP),必須嚴格控制每道主要制造工藝,包括事先仔細篩選銅導線和熱塑材料,主導線的絕緣,兩根主導線相互扭絞成一根雙絞線,將數根雙絞線合成線纜,套上線纜外皮,最后包裝成品。為確保成品線纜的性能符合相關國際標準要求,每一個制造階段,都必須經過精心設計,每一個工藝過程都必須經過嚴格控制。
線纜的制作包括12個步驟,從裸露的銅導線開始,到雙絞線被卷在卷軸上為止。
主導線設計
主導線用來制作雙絞線,是由22到24AWG銅導線在外面裹一層絕緣材料而成。盡管它的結構看起來很簡單,但是主導線的每一個特性都需要細心控制,以確保電氣和機械性能符合要求。主要特性包括銅導線的橫截面,銅導線外表面的輪廓和光滑度,以及在絕緣材料內部導線的同心度。
一個雙絞線對包括兩根22到24AWG的銅導線,每一根外面都包裹一層絕緣材料。絕緣材料里的導線的同心度是決定導線性能的關鍵。
插入損耗(衰減)、阻抗和回波損耗等測量參數都直接和主導線的結構有關。
插入損耗表示信號通過一段距離傳輸后的損耗。因此,更粗的銅導線直徑,銅導線的正確退火,以及單位長度的絞線扭絞數減小,都是降低信號損耗的方法。
影響阻抗和回波損耗性能的有銅導線的直徑和形狀這樣的物理外形,絕緣材料的性質,分散因子和主絕緣材料的厚度。表面缺陷,銅導線表面粗糙,橫截面呈橢圓形,或導線直徑有變化,都會導致線纜阻抗不一致,形成信號反射。主絕緣線纜的銅導體中心位置和圓截面,或橢圓度,也影響回波損耗。在壓制主絕緣層之前,必須格外小心不要讓裸露的銅導線受到損壞,保持導線表面的清潔,不能粘有異物。
典型的主導線制作過程是雙輪絕緣壓制流程,將導線繞通過兩個輪子傳動,通過擠壓模具,進行將絕緣材料裹壓在導線表面。這樣作的好處有,出線速度更快,全部過程自動化,與手工相比,對導線造成的損壞幾乎沒有。
拉絲工藝
雙輪絕緣壓制流程的第一步是通過一組孔徑遞減的14-17道鉆石模具,把直徑較大的硬銅線(典型的12或13AWG),拉細到最后22到24AWG銅線。用一個滑輪從每個模具中拉出銅線,因為銅線被拉長,所以截面直徑變小,因而隨后的滑輪轉動的速度也相應加快。因為在拉線的同時,產生大量的熱,所以拉線設備必須不斷進行冷卻、潤滑,以延長模具使用壽命,減少滑動,使銅線表面光滑。完成的銅導線從模具中由一個絞盤拉出,然后進行退火。
6類線纜的制造工藝包括通過一個配置盤和模具把多個雙絞線對和一個星型分隔器拉出來。
由于銅導線在拉線過程會逐漸變硬,拉出來的導線會變脆易折,因此退火工藝非常重要,直接影響導線的傳輸性能,特別是可以降低插入損耗。退火設備將裸導線迅速加熱到高溫,導線被置入一個充滿蒸汽的容器內,促使其適當軟化,以獲得所需的延展性。退火讓導線更實用,提高了傳輸性能,特別是降低了插入損耗。
在退火工藝之后是主絕緣壓制流程。絕緣材料的選擇要取決于c(UL)著火等級(plenum型CMP/FT6或豎直型CMR/FT4),傳輸性能的等級。除了低的靜電容量和漏電損耗,以及很好的絕緣性能和耐電壓能力以外,絕緣材料還要靈活、耐磨。通過在絕緣材料里加入滅火物質(氯)、不易燃材料(氟)以及耐火材料(粘土),可以使線纜具有不同程度的阻燃性能。
為不同類的線纜選擇主導線的絕緣材料,需要考慮許多因素。特別是壓制線的速度和電氣性能,它們在很大程度上將影響UTP線纜最后的價格和性能。比如,LSPVC和FEP都屬于plenum型著火級別。盡管LSPVC主絕緣在350°F,相當低的溫度下壓制,抽線速度達到7000英尺/分鐘,但美中不足的是,LSPVC組件的電氣性能沒有能達到5e類和6類的傳輸要求。
FEP組件的電氣性能雖然達到數據等級,然而,由于需要特制的高溫壓制設備和具有獨特的熔化流動特性的炭氟絕緣材料,FEP極難制造。而且,FEP的絕緣壓制時的抽線速度只有區區2000英尺/分鐘。由于豎直型級別的主絕緣部分的材料特性,它們可以在低溫下以7000英尺/分鐘的抽線速度壓制出所有類的線纜。較慢的抽線速度和更好的原材料是plenum型級別線纜的成本比豎直型級別線纜高出很多的主要原因。
絕緣工藝
絕緣壓制工藝包括熔化、均勻處理,并通過一個壓制頭壓成(排出氣泡)小的彩色的熱塑小球。在這個過程中,絕緣材料壓制到一個預熱了的銅裸線上。
銅線在絕緣壓制之前需要預熱,是為了讓絕緣材料很好地覆蓋到銅裸線上,同時也是為了保證絕緣材料具有很好的物理性能(抗張強度和延展性)。有趣的是,雙輪絕緣壓制工藝過程中,抽線速度保持不變。而象一些工藝制作上的變化,諸如絕緣層厚度和表面的處理,靠調節從壓制頭拉出的材料的數量、塑料熔化的溫度和壓制的壓力來實現。
隨著絕緣壓制抽線速度的增加,逐級冷卻時間就變得越來越重要了,冷卻操作必須調節得更精確。對導線進行逐級冷卻確保了絕緣層很好地覆蓋在導線表面,也為主導線進行無接觸測試和處理作準備。主導線的冷卻技術包括循環水槽和噴霧室。
使用噴水霧冷卻的兩個絞盤把主導線從冷卻水槽里拉出來。絞盤的結構很關鍵,這是因為它是整個雙輪絕緣壓制流程的速度控制裝置。水冷卻絞盤和把導線從模具中拉出來的絞盤做同步轉動,以確保整個制造過程中的對線牽力的平滑調節。絞盤之間和每個絞盤內部的閉環反饋確保流程速度的同步。反饋控制確保在整個流程沒有一處出現遲滯,遲滯會產生“抖動”,甚至導致主絕緣層表面的磨損。
電子監控設備
先進的非接觸式電子設備,時刻監控著主導線在絕緣壓制生產線上各個階段的電氣和機械性能。比如,在生產線的幾個關鍵地方,監控裝置測量出下列信息:導線直徑,導線溫度,導線在退火和絞盤之間的線牽力,和絞盤和卷線輪之間的線牽力。除了直徑,光學直徑計量計也監控松動,“瓶頸”(直徑突然發生變化),和在絕緣層里或表面的其它物理缺陷。其它一些計量計監控同心度,橢圓度,和電容。一個內部運算模塊進行快速傅利葉變換(FFT),計算受測的絕緣層直徑和電容,可以嵌入到導線里,監控導線阻抗性能。
絕緣測試用來檢查絕緣體的完整性,它讓絕緣化的導線,穿過一個帶電的球鏈簾。球鏈簾帶有高電壓,一般是2500V DC,絕緣層里的裂紋會暴露出來,裸露出來的銅導線也因會造成漏電而被檢查出來。
流程控制器記錄了被嵌入式監控設備查出來的每一個缺陷的精確位置,這便于在下一個制造工序之前,進行識別、排除和分析。
主導線完成絕緣處理后,要經過一個加速器,這是為了在產品纏到卷線輪上時,保持一致的線牽力,一個卷軸纏的線可達15000英尺。在整個制造流程,加速器在保持不變的線牽力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包括在更換線軸時,加速器使線牽力能夠保持不變,從而可以不中斷生產。
雙絞線對的實現
通訊用線纜使用雙絞線結構,既支持強大而靈活的產品設計,又獲得優異的傳輸性能和電磁兼容能力(低的輻射泄漏和高的信號抗干擾性)。雙絞線纜在抗噪聲干擾(串擾)方面很成功,這是因為,它們的雙絞結構支持不同的信號傳輸制式。這就是說,一根雙絞線的兩條導線(尖導線和環繞導線)上傳輸的信號電壓幅值相等,相位相反。
雙絞線結構使外界(相鄰雙絞線對或線纜環境)在一根線對的兩條導線上產生的一對噪聲,電壓幅值相等而且相位也相同。基于接受兩根導線的差分信號的接收設備,把線對上的噪聲看做兩個相近的電壓值,這樣,它們在信號重構過程中很容易被去掉。通過設計,4線對線纜的每個線對可以有不同的雙絞數,以確保抑制外界和鄰近線對帶來的串擾。
在制造過程中,保持一致的線牽力和雙絞線的層數是至關重要。6類線纜的雙絞層更密,而且比5e類和3類線纜控制得更嚴格。 因此,要制造更高性能的UTP線纜,必須有精度更高、技術更先進的設備以及更慢的工藝速度。
制造數據級別的雙絞線,需要使用預先纏繞設備來為進行纏繞工序準備導線。預纏繞機器裝有旋轉著的弓,這是為了在纏繞之前,增加導線的扭轉力, 扭轉力使兩根主導線在纏繞期間自動相互纏繞。這種機械增強更好的調節了雙絞線對的導線中心距,降低了返回損耗和阻抗。
纏繞設備作用在每根主導線上的扭力必須一樣大,這樣才能保證線對的扭絞平衡。數據級別主導線使用群絞技術,兩個弓繞著一個卷軸旋轉,4根導線通過分線板進入弓的軸心。當導線穿過弓時,它們還通過兩個反向滑輪。每個滑輪把一對導線扭成線對,這樣,這個機器就叫做“群絞設備”。這種方法的優點是增加了產量和扭絞層數的準確性。
用于5e類線纜制造的雙扭絞纏繞器能同時扭絞4根線對,每一對的扭絞層數都可不同。扭絞完的線對從輸出卷軸,通過以一定速度(由相應的動力傳動系統組件控制速度,這個速度決定了4線對中每一個線對的扭絞層數)轉動的扭絞弓,被一個主驅動絞盤拉出來。在4個線對繞在旋轉的卷軸時,4個線對合成線纜。這個過程的線速一般是3類線纜300英尺/分鐘,5e類線纜芯100英尺/分鐘。
6類扭絞技術要求使用當今最精確的線動力驅動控制系統。例如,連續監控并保持線速穩定的伺服馬達控制器和AC矢量驅動器。由于高精度雙群絞設備在雙輪傳動中使導線絞成線對,所以雙絞線的層數可以任意設定。改進的弓設計減小了由于線對上的側力或拉力造成的性能下降。
4線對在最后的套線纜外皮之前合成線纜。在這道工序里,扭絞線對或扭絞線對和填充材料(象星型分隔器),通過一個分線板和模具,合成線纜。成纜工序增加了線纜的靈活性和強度,也有助于防止在套上線纜外皮后線對松動并分開。
套裝線纜外皮和包裝
給線纜芯套上外皮主要是為了保護線纜不會在使用中損壞,扭絞的線對不會變形。在套外皮期間,可以先在線纜芯上系上拉索。
線纜外皮正在被套在絕緣導線外面,外皮保護線纜不會在使用時受到損壞,也避免了雙絞導線擰絞圈數的變化。
目前,國內各類布線線纜主要還是以PVC外護套為主,而PVC會發生絕緣老化,發脆,已及燃燒時會散發出HCI等有害氣體和煙霧,已引起人們的重視。因此,隨著人們環保安全意識的不斷增強,在國內外的重大工程中環保型線纜即“低煙無鹵無毒”阻燃線纜的運用已越來越普遍。
在護套生產時,噴墨打印機在外皮上印上圖標符號。這些標記一般包括相反的連續長度,制造日期和可追溯的識別標簽。在重新纏線時,線纜的長度,從主卷軸上的10萬英尺縮短到最后包裝的1000英尺。
包裝可有的選擇包括,木制的卷軸,以及“無軸”盒(通常都指Reelex牌產品)。無軸包裝需要與其它包裝不同的設備把加工的線纜盤成一個線纜自支承的8字型,放入一個裝有出線嘴的紙盒里,使用時,隨意從出線嘴里抽出線纜。
世界領先的線纜制造基地
德特威勒線纜系統(上海)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9月,座落于上海浦東康橋工業區內,廠區面積近6000平方米。總投資額為2500萬美元,先后從法國、德國和瑞士等國家進口了處于世界領先的雙絞線生產流水線,結合專利的生產技術和嚴格的生產線質量管理模式,不僅保證了產品的質量,同時使自己的生產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成為世界一流的結構化布線廠家。
德特威勒線纜系統(上海)有限公司的生產過程均獲得ISO9001-2000質量標準的認證。所生產的產品均以通UL、3P等國際著名認證機構的認證,也通過了國家權威機構——信息產業部數據通信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的產品檢測。同時德特威勒線纜系統(上海)有限公司是所有綜合布線廠商中第一家取得了國防通信入網證的企業。
德特威勒線纜系統(上海)有限公司先進的雙絞線生產線